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意味着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受到高血压的困扰。
更糟糕的是,部分患者在血压升高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忽视了早期干预,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尤其是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无害”的行为,正在悄悄推高血压值。
如果这些行为不加以纠正,血压只会越来越高,甚至引发不可逆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6个常见却被忽视的错误习惯,医生提醒,纠正它们刻不容缓。
1. 总是熬夜,血管压力更大熬夜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常态”,但夜间休息不足,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会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从而引发血压升高。
长期熬夜还会扰乱昼夜节律,打乱血压的自然波动,使血管得不到应有的休整。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研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少于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20%以上。
而且,熬夜后即使补觉,血压波动的影响也无法完全消除。
应对建议:成年人应保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
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 爱吃咸,隐形盐才是“幕后黑手”盐摄入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高盐饮食会增加血液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同时促进血管壁硬化,使血压逐渐升高。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我国居民平均每日盐摄入量达到10.5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加工食品、酱料和零食中都含有大量“隐形盐”。
比如,一包方便面的调料包含钠量可能高达2000毫克,相当于一天的推荐摄入量。
应对建议:学会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选择低钠或无盐食品。
烹饪时使用限盐勺,逐步减少盐的用量,用醋、柠檬等调味品代替部分盐的风味。
3. 长期缺乏运动,血管“生锈”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流缓慢,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使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缺乏运动的人,血管弹性会逐渐减弱,无法适应血压波动的需求,最终形成持续性高血压。
一项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表明,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将高血压风险降低31%。
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发病几率。
应对建议: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骑自行车或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
开始运动前,可以测量血压,避免在血压过高时进行剧烈运动。
4. 喜欢喝酒,血管损伤加倍很多人认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对于血压而言,酒精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短期内升高血压。
长期饮酒则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
《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每日饮用两杯以上酒精饮料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
尤其是中老年人,酒精代谢能力下降,饮酒对血压的影响更为严重。
应对建议:尽量戒酒,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如果难以完全戒除,应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约相当于1瓶啤酒),女性不超过15克。
5. 压力过大,血管“绷紧”难放松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压力不仅来自工作和生活,还包括心理压力,比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一项刊登在《循环》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长期心理压力会显著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压力过大会让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分泌过多,直接影响血压调控。
应对建议:学会调节情绪,适当减压。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每天留出10分钟独处时间,让身心得到放松。
6. 忽视体重管理,肥胖是高血压的“温床”肥胖不仅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还会加剧心脏、血管和肾脏的负担。
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活跃,直接引发血压升高。
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尤其是腹型肥胖(大肚腩)的人群,风险更高。
应对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比例,比如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每周称重一次,监测体重变化。
高血压并不可怕,改变生活从现在开始高血压的形成并非一天之功,而是日积月累不良习惯的结果。熬夜、吃太咸、缺乏运动、喝酒、压力过大、肥胖,这些行为看似普通,却在无形中推高血压值。
高血压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沉默”,如果等到并发症出现再采取行动,往往为时已晚。
高血压的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及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无论你是否已经患上高血压,都应该从今天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给血压一个健康的环境。
参考资料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
2. 《柳叶刀》 2021.
3. 《英国医学杂志》2020.
4.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2019.
5. 《循环》杂志2021.
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中国营养学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