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替补得分低迷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个老大难问题,从数据上看确实不太乐观,但是仔细琢磨还是有点意思的,毕竟首发打得挺猛,这里面水挺深。
湖人替补场均拿24.8分确实不太好看,放在整个联盟就是倒数第二的水平,这数据确实让人有点担心。
要说这事儿吧,还真不能光看表面,首发场均87.2分的数据其实挺亮眼,在联盟里就排在前五名。
这种极端的数据分布其实挺有意思,说明球队的进攻火力基本都集中在首发阵容里面了。
从战术角度来看,这种打法确实有点冒险,万一首发球员状态不好或者受伤,替补很难顶上去。
现在的问题是,里夫斯本来可以回替补阵容的,但是拉塞尔被交易之后这个想法基本上就泡汤了。其实上赛季里夫斯打替补的时候效果还不错,湖人替补得分在那会儿比掘金森林狼这些强队都要高。
现在的情况就是,管理层好像更想把里夫斯往主控的方向培养,从近期比赛的数据就能看出来。
虽然说里夫斯近两场场均10.5次助攻看起来还不错,但这种培养方式是不是最合适还真得打个问号。詹姆斯已经40岁了,让他承担太多持球组织的任务确实不太合适,这可能也是管理层坚持培养里夫斯的原因之一。
从长远来看,培养一个可靠的主控确实很重要,但短期内替补阵容的进攻火力不足这个问题也得解决。
克内克特虽然有点不稳定,但好歹能拿个12分左右,问题是他不具备组织能力,这就限制了他的作用。
文森特倒是有点组织能力,场均能有2.1次助攻,但是身体对抗能力确实是个问题。
从篮网那边换来的米尔顿其实挺有意思,虽然是个配角但是能力还挺全面。米尔顿生涯场均2.5次助攻的数据说明他确实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这一点就比克内克特强。
从他的两分球受助率41%来看,自主进攻能力也还不错,而且55.3%的真实投篮率效率也还可以。
米尔顿这种既能组织又能得分的特点,其实挺适合现在湖人替补阵容的需求。
这次交易虽然主要是冲着芬尼史密斯去的,但米尔顿这个配角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从战术价值来看,米尔顿确实能给湖人替补阵容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现在湖人替补阵容最缺的就是这种能够一定程度上掌控局势的球员,米尔顿或许能填补这个空缺。
从长远来看,湖人替补阵容还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打法和体系。
现在的问题不只是得分低,更重要的是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米尔顿的加入可能会带来一些变化,但关键还是要看具体怎么用他。
替补阵容完全可以发展出不同于首发的打法,这样反而能给对手制造更多麻烦。
现在的NBA比赛节奏很快,替补阵容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湖人如果能把替补阵容的问题解决好,整体实力肯定会有明显提升。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毕竟球员之间的磨合和战术的调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湖人的这次交易虽然不是冲着替补阵容去的,但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