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假景假脸!央视《陌上又花开》爆火,打脸多少内娱流水线剧作

子非娱评 2025-02-18 17:16:11

央视加年代剧,真不敢想这是什么操作。

前段时间,由梅婷、陆毅等主演的年代大剧《六姊妹》在央视一套播出,虽然很多观众吐槽这部剧中的演员年龄不太合适,但丝毫不影响这是一部有年代感的好剧。

没想到《六姊妹》还没完结,又来了一部《陌上又花开》,首播3集,收视破1.5。

同样是央视播出的年代剧,《陌上又花开》凭啥收视这么高?

当“铁姑娘”撞上“土味修罗场”,这剧真敢拍!

央八刚用《无所畏惧2》的都市精英糊弄完观众,转头就甩出一部《陌上又花开》。

好家伙,从高跟鞋踩写字楼到布鞋陷泥巴地,这画风切换比川剧变脸还快!

可你别说,这剧愣是靠着1.5的收视率,让广场舞大妈们连电视机遥控器都攥出了汗。

女主马藜顶着“乡村剧钉子户”的名号,在挂月台村上演了一出“铁姑娘修路记”。

由于小时候父母抱着自己去看病,因路不好双双摔下路面,马藜饰演的马春秀决定抢修挂月路。

炸药一响滑坡来,活埋村民跟埋土豆似的,愣是把自然灾害拍成了惊悚片现场。

更绝的是,女主从土里被刨出来还能白嫩如剥壳鸡蛋,未婚夫却为救人崩了指甲盖——这主角光环怕不是从义乌小商品城批发了一卡车?

可别急着吐槽狗血,人家编剧早备好了大招:因为马春秀是于大河的未婚妻,而于大河又是那种痴情汉。

再加上人命关天,头顶上还面临着滑坡的危险,这就导致未婚夫于大河(铁政饰)不要命的也要救出女主,而铁政的演技太真实了,张大了嘴巴嘶吼,仿佛用出了“吃奶的”力气。

这样真实又狗血的年代剧,不知打脸了多少内娱流水线剧作。

马藜的“倔”字诀,演活了乡村版“灭霸”

要说马春秀这角色,简直就是把“倔”字刻在脑门上。

父母摔悬崖?那就修路!职位被撤?偷炸药继续干!未婚夫催婚?先等我填完这个坑!

马藜那张带着三分苦相七分执拗的脸往镜头前一怼,活脱脱就是挂月台村的“人形推土机”。

编剧给她安排的戏码也够狠:开场拎着大锤像力气用不完的庄稼汉,被活埋时镜头怼脸拍泥土灌鼻孔,和爷爷吵架时青筋暴起宛如斗鸡。

最绝的是劝说村民修路那段,明明是自己捅的娄子,愣是能用“为了集体”的道德大棒把人砸到哑口无言。

敢情这姐们要是穿越回战国,六国统一能提前两百年!”

但你说她假?看看现实里的“铁姑娘队”老照片,哪个不是灰头土脸眼神冒火。

马藜的表演妙就妙在“较真得可笑”——当她顶着满脸土渣子喊“我值得最后拼一把”时,你既想给她递瓶矿泉水,又想骂她是个“倔驴”。

土到极致便是潮,央视把“真实”玩出花

央视出品,必属精品,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剧中真实有美丽的村子,一看就是那个充满了年代感。

还有那看起来危险又狭窄的山间小路,真怕一不小心路过的行人都要从上面摔下去。

充满了历史感的石头,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这一看就是实景拍摄,狠狠打脸了流水线绿幕剧作。

当别的剧用五毛特效糊弄泥石流时,《陌上又花开》直接给演员灌真泥浆。

看看那场滑坡戏,众人像球一样从坡上滚下来,女主被埋得脚底板都看不见,泥土里混着草根碎石,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发酵三十年的粪肥味。

这是拍戏还是搞荒野求生啊?

服化道更是把“土味美学”发挥到极致,马春秀的工作服能直接进民俗博物馆,于大河的服装更是皱得像腌菜干。

女主闯了祸,自己也受了伤,路还没修好。

看到女主脸上露出的悲伤,那种心情无语言表,这可是她多年来得心血,还有小时候一直的期盼。

此时女主的神情落寞,像是丢了玩具的孩子怕被父母责怪,想哭又哭不出来。

不得不说,就连演技,也吊打那些流水线剧作。

结语

《陌上又花开》就像一锅乱炖:撒点主旋律鸡汤,倒两勺狗血伦理,再猛火翻炒土味真实。

它让观众一边吐槽“女主光环太离谱”,一边忍不住追问“路到底修没修成”。

当荧屏上充斥着磨皮过度的伪年代剧时,这种带着泥土腥味的“莽撞”,反倒成了最真实的存在。

0 阅读:0
子非娱评

子非娱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