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算是民国时期,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之一。但是随着国民党政权败逃到台湾以后,陈诚逐渐引起了老蒋的猜忌。甚至在1950年的时候,蒋经国和陈诚还一度爆发权力冲突。那么,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1、憋屈的老蒋老蒋对中国大陆的统治,如果从1927年算起,到1949年结束,这期间满打满算22年。说起老蒋,很多书上认为老蒋在大陆说一不二。但其实这个想法大错特错。因为主观上老蒋确实想当一个说一不二的大佬,但现实还真不允许。

首先,国民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兴中会。当时还是1880年代。因此老蒋得到中山先生赏识的时候,老蒋纯属是一个后生。中山先生过世以后,国民党内还存在很多资历远胜老蒋的大佬。所以老蒋虽然在1927年以后,一度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但之后还是遭到党内大佬的排挤,甚至还有个下台的记录。
此外,国民党虽然在1927年确立对中华民国的统治权,但是当时,还存在很多地方军阀。1930年的时候,冯玉祥、阎锡山等军阀还和老蒋爆发了中原大战。前几天小编重温小说《子夜》,还看到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内容。
解放战争后期,因为老蒋的精锐不断折损,相对而言,桂系军阀的实力相对开始强大。因此在桂系的打压下,老蒋再度下台。
所以说老蒋的这22年统治时期,其实也经常遭遇反对者的攻讦。
所以老蒋确实挺憋屈的。
2、老蒋的温水煮青蛙1949年,大陆大部分地区解放。老蒋带着部分国民党高官逃亡台湾。这时期,台湾省的主席是陈诚。

本来陈诚只是中华民国的一个普通的地方官。但是1949年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名义上国民党还掌握台湾、福建、浙江这些省份。但实际上,这三个省,真正完全掌握的也就是台湾——因为浙江只有舟山群岛等岛屿,福建也只有金门马祖等岛屿。因此掌握几个岛屿就说成是掌握一个省,无疑是很不现实的。
所以此时国民党唯一的资本就剩下了台湾。而陈诚作为台湾的行政长官,而且经营了二年时间,这无疑让老蒋产生猜忌心理。
同时,老蒋也有意培养蒋经国作为接班人。所以1950年的时候,蒋经国和陈诚也因为权力之争,而在台湾产生冲突。

其实权力讲究一个权力基础问题。很多人可能认为蒋经国作为老蒋的儿子,和陈诚斗争具备绝对优势,但是这个却忽略了权力基础问题。陈诚的权力基础固然一定程度也来自老蒋或者说国民党的授权,但此外,陈诚在台湾的积极经营,也构成了权力基础的一部分。但是蒋经国的权力基础,却仅仅有来自老蒋的授权。
因此陈诚和蒋经国的权力斗争很快出现了升级情况。老蒋唯恐此时的内斗,会动摇自己的统治,因此只好出面调停。不过,老蒋此时也开始了温水煮青蛙模式:那就是通过各种掺沙子的手段,压缩陈诚的势力,并不断扶持蒋经国。当然这需要时间。
大概十多年后,老蒋的这项工程才算完工,而陈诚也在不经意中失势。
平ping
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