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早期,大江南北都很流行讲学风,像吴与弼、罗伦、章懋、陈献章这样的饱学之士都在广收弟子、开坛讲课,传授自己的“领悟”。他们之后,全国上下,各路牛人也都各显其能,讲学之花开遍,搞得竟像是“百家争鸣”。鉴于很多大师的讲学效果良好,不少有抱负的文化人也都跃跃欲试。王阳明就是其中一个。
王阳明讲学路
不过,王阳明讲学,可不是单纯的跟世风,他还有自己的考虑:遥望当年,孔子、孟子、朱子列位先圣,都走过讲学这条路,他们通过讲学起家扬名,而后桃李满天下,再由弟子们将圣学传扬、传承。然后,世世代代,不息。这些成功的案例摆在前头,自己为什么不能效仿呢?
讲学路才刚开始,王阳明就遭受到了各方质疑与攻诘:在人才济济、卧虎藏龙的北京城,你王阳明要讲学,凭的是学识、是资历还是什么?一个青涩还没褪尽的小伙子在这“标新立异”,简直是沽名钓誉想疯了!
然而,顶着各种唾骂、质疑的风声,王阳明却是越讲越起劲。没有过多阅历,他就以个人经历为活教材,以正宗儒学为基准,像模像样地讲起了“先立必为圣人之志”。也就是在这个艰难又兴奋的时期,王阳明遇到了他一生的思想知音——湛若水。
王阳明遇知音
说起湛若水的圣学情结,还要从他那位已逝的老师陈白沙(即陈献章)说起。
陈白沙是明代较早开始敢于怀疑朱熹理论的人,也是叫板较为成功的一个人。虽然他的成功还只是局限于个人理解,还无法驾驭整个朝代的思想走向。但是,他所开创的江门学派主张“学贵知疑”,鼓励学子独立思考,提倡较为开放的学风,甚至日后阳明心学都与他的学说有着微妙的关系。师从这样一位大儒,湛若水就有了和这个时代不一样的圣学观。
从湛若水个人来讲,他也绝不是个普通青年,自小,他对传统的科举考试就很不屑一顾。别人削尖了脑袋地挤那座独木桥,他却真心认为那不是大学问,更不是真正的道。但是碍于母命难违,孝顺的湛若水还是参加了考试,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用自己的优秀证明,自己不愧为“江门钓台”的新任掌门人。人虽穿上官服,湛若水的心却是没变的,他发誓要追随着内心的指引,要找到真正的圣途大道。
当听闻小自己六岁的王阳明也在宣传什么“圣人之志”时,湛若水不但没像别人一样说风凉话,反倒是冲过去认真拜访了。王阳明的世界,他懂,他这一生都懂。
总结
共同的心志与使命,将素未谋面的两个人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越是相处,他们就越有共同语言。就像是钟子期遇到了俞伯牙: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个人两种高端思想在一起切磋,碰撞出圣学的火花。朋友做得开心,讲学也更有劲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王阳明三十四岁,他所讲学的重点还只是“志”。而湛若水讲的,则是他三十二岁就提出的“随处体认天理”学说。
其年,相见恨晚的二人腻在一起,一起探讨先贤的学术对错,他们一起讲学,一起讨论着成圣之道。尽管那时,二人的学术都还未成熟,他们却乐得享受着上天的另一份赐予——亲密伙伴。并肩坐在案桌旁,你爱谈天我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