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旅程中,“不可说,一说就错” 仿若一道神秘的屏障,横亘在语言与真相之间,让我们在试图表达那些深邃、微妙的感悟时,常常陷入词不达意的困境,甚至无意间偏离了原本想要触及的内核。这简短的几个字,宛如深邃夜空里的一颗启明星,指引我们重新审视语言的边界,以及它在当今社会诸多现象中的映照。
回首哲学的发展长河,诸多先哲早已意识到语言在阐释终极真理时的乏力。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便言“道可道,非常道”,那至高无上、孕育万物的 “道”,一旦用人类有限的语言去描述,便失去了其本真的、恒常的意蕴。因为语言是基于人类的经验、感知和逻辑构建而成,而 “道” 却超越了这些世俗的框架,它是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是一种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的力量。就如同我们试图向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人描述海浪的澎湃、海水的深邃,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都难以让对方真切感受到站在海边时,那种被大海的磅礴气势所震撼的心境。语言在此刻,成了传递真相的阻碍,一说出口,便将那不可言说的 “道” 窄化、具象化,使之偏离了原本的广袤无垠。
再看当下的艺术领域,这一现象尤为显著。现代抽象绘画中,画家们用色彩、线条和图形构建出一个个奇幻的视觉世界,试图表达内心深处对世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当观者站在一幅如波洛克的滴画作品前,那些肆意挥洒、纵横交错的颜料痕迹,可能引发不同人截然不同的联想与情感共鸣。画家本人在创作时,或许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表的精神境界里,灵感如泉涌,一气呵成完成作品。可一旦被要求阐释画作的含义,无论是画家本人还是评论家,一旦开口,那些用来形容的词汇,诸如“激情”“挣扎”“混沌” 等,瞬间将观众从自由多元的想象空间拉回到了有限的语义范畴内,画作原本蕴含的无限可能被禁锢,一说就错,错在将灵动的艺术感悟生硬套上了语言的枷锁。
在社会热点的舆论场中,“不可说,一说就错” 也时有体现。以某一争议性的社会事件为例,网络上众说纷纭,各方都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来还原事件真相、评判是非对错。然而,随着信息的层层传播,最初的事实往往在不同人的添油加醋、主观解读下变得面目全非。人们基于自身的立场、价值观和有限的信息获取,发表着看似确凿的言论,可每一句话都可能因为忽略了某个关键细节、误解了当事人的意图,而与真实情况渐行渐远。那些在网络暴力中被误伤的人,常常是因为他人仅凭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就妄下论断,舆论的喧嚣淹没了真相,而语言在这场混战中,成了伤人的利刃,偏离了探寻真相的初衷。
面对这一困境,我们并非要陷入沉默,而是要对语言保持敬畏之心。在表达时,尽量贴近事实,同时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在倾听时,不盲目轻信,透过言语去洞察背后的深意。身为时代的思考者,我们应以谦逊的态度,在语言的边界游走,用心灵去感悟那些不可说之物,以行动去践行对真理的追求,如此,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向着智慧的彼岸缓缓前行,虽深知言语的无力,却依然努力追寻那一抹微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