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巫术”式决策逻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播法里德·扎卡里亚痛批特朗普政府以“任性、毁灭性、愚蠢的方式行使权力”,将关税政策制定比作“巫术而非经济学”13。2025年4月出台的“对等关税”政策,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适用相同税率,越南(46%)、柬埔寨(49%)等国税率远超欧盟(20%)、日本(24%),完全背离WTO最惠国待遇原则。
政治凌驾于经济规律京东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是“权力的任性”,其核心逻辑在于迎合国内民粹主义情绪,而非基于经济理性。例如对华125%的超高关税直接打击爱荷华州大豆、得克萨斯州能源等特朗普票仓产业,政治算计优先于经济规律。
二、 权力任性的三重代价美国经济的自残式失血2025年关税政策导致美国消费者年均多支出5000美元(约3.6万元人民币),通胀率被推高0.8个百分点。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民众囤积日用品应对物价飞涨,雷神公司更预警“没有中国稀土,军工生产线撑不过三个月”。
全球产业链的暴力切割中国对美加征84%关税的反制措施,直接导致美国大豆出口损失超12亿美元,汽车、芯片等产业供应链断裂。美国8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出口管制直掐军工命脉。
国际信任的崩塌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对差异化税率强烈不满,全球超60个国家向WTO起诉美国违规。中国驻港公署公开谴责美方“霸权任性”,称其政策本质是“经济胁迫实现地缘战略目标”。
三、 权力运行机制的结构性缺陷程序正义的全面溃败特朗普政府绕过国会以行政令强推关税政策,国务院前官员披露:“白宫经济团队提供的评估报告被直接扔进碎纸机。”这种决策模式被《南华早报》称为“办公室独裁”。
短期政治利益绑架长远战略通过将关税与移民、边境安全等议题捆绑,特朗普试图在2024年大选后延续政治影响力。但“关税闹剧”已导致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停滞,产业空心化加剧。
“选择性执法”暴露双标本质政策对国际连锁企业网开一面,却对中小企业实施“无差别打击”。这种“精准打击+广泛威慑”策略,实质是维护资本集团利益的政治表演。
四、 历史坐标中的权力警示这场关税风暴印证了沈建光的判断:“当权力任性突破制度约束时,经济武器就会沦为政治自杀工具。”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显示,2025年关税战将导致全球GDP损失0.8%,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正如扎卡里亚所言:“特朗普正在用关税大棒,给全球化时代敲响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