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被欺负了一辈子,却没有丝毫反抗的意识。
表面上看,似乎是舆论和压力捆住了她,其实是她内心的胆怯和懦弱捆住了她。
一个成年人被长年欺压却不敢反抗,她的儿子却能拥有一个健全的、三观健康的人格,懂得站出来保护母亲,是极其难得的。
小章(化名)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儿子会为自己挺身而出。
02小章出生于一个发展很迟缓的南部小城市,周边是大面积的村落。
因为本地没有什么旅游、资源,再加上地形崎岖,一直得不到好机会发展,所以这边的农民生活水平一般,城市规模也都比较小。
像这样的小城镇,人们的思想会比较保守,年轻人大多出去打拼,不爱留在本地。
小章在这个城镇长大,生活压力不大,学生时代也比较轻松。
毕竟教育资源有限,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慢,小章家经济条件也一般,所以她成绩一直处于中游水平,不上不下。
父母很想让女儿考出省,去见见世面,但是他们文化水平也不高,能力有限。
所以父母总是唠叨,说小章“成天就知道混日子”。
光数落,却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是这片土地的众多家庭的共同特征。小章就这么稀里糊涂地长大了,跟镇子上很多女孩一样,思想很保守。
小章性格原本就比较温吞,现在思想又保守,她对家人的依赖感就更强了。
小章大学选择了本地的一所院校,读会计。
为此,父母又是一通抱怨,说她胆子小、不敢出去见世面,觉得女儿将来跟自己一样,就只能待在这个小城镇混日子了。
小章倒是不在乎这些,她喜欢自己的家乡,根本不愿意离开。
所以小章结婚对象也是本地人,经济水平比她家强一些,全款买了婚房。
小章的丈夫也比较内向,平时不苟言笑,是一家公司的专职水电工。他技术过硬,工资也不低,老老实实做事,在家里就闷头读专业书,或者看看电视,不怎么说话。
小章对这样的生活并不反感,唯一难对付的就是她的婆婆。
自打小章生了儿子之后,婆婆就以“帮忙带娃”为借口强行住进了儿子家,天天找碴数落小章,说她没本事、不讨老公喜欢。
小章年轻的时候还会跟婆婆顶嘴,后来过了几年就什么也不说了。
她觉得,自己是做母亲的,在儿子面前跟婆婆吵架不像样,会教坏孩子。
再加上她年纪大了,性格越来越内敛,也就不爱跟婆婆计较。可是婆婆五十多岁的人了,却还是每天不依不饶地骂儿媳,似乎她一天不骂儿媳就浑身难受似的。
时间长了,小章和婆婆都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
小章的脑子越来越木,有时候听到婆婆骂她,她反应都变得很迟钝。
婆婆见状,得意扬扬洋洋的笑话儿媳:“这女人,被我骂傻了!我就说她是个没用的东西吧,才30多岁,还不如我一个老太婆脑子好使!”
小章的儿子从懂事那天起,就很讨厌奶奶,就因为奶奶总是欺负妈妈。
好几次,儿子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突然向奶奶冲过去,被小章一把抱住。
于是奶奶继续骂儿媳:“你会生不会养,教育的是什么兔崽子?这么大点人就想打人了?将来肯定是个杀人犯!”
那时候,儿子年纪还非常小,还在上小学。
小学男孩身体能力很差,力气也小,根本拗不过他母亲。到后来,儿子上了初中,力气上已经完全超越了母亲,但是他却不再那么冲动了。
每次奶奶骂母亲的时候,儿子就在一旁冷冷地盯着奶奶。
他眼中仇恨的目光,让奶奶看了心头一颤,数落两句就再也不说话了。
儿子上了高中,身高窜上一米八,站在奶奶面前跟一堵墙一样,于是奶奶再也不敢胡乱骂儿媳了。奶奶本以为小孩子小的时候不记得事,没想到这小子什么都记得。
后来,儿子离开家去上大学,在外地工作。
小章和婆婆又渐渐恢复了从前的关系,毕竟儿子初入职场,上班、加班很辛苦,根本没有时间回老家,更不知道小章被婆婆欺负的事。
小章没有跟儿子诉苦,她挨骂这么多年,早就已经麻木了。
而且她也不想让儿子担心自己。
可是小章低估了儿子的聪明程度,不过是日常偶尔通电话而已,儿子就从母亲疲惫的语气中察觉出不对劲。
而且小章被欺负,又回归了从前麻木的状态,反应力也下降了,儿子跟她分享一些事,她要想好一阵才能想明白。这就是长时间处于负能量状态下,精神涣散的表现。
儿子趁着公司放假,果断买票回家,他谁也没告诉。
他用钥匙悄悄打开家门,就听见奶奶正巧在骂他母亲,他两步冲过去,一把将母亲护在身后怒视着奶奶,说:“再骂我妈试试,立马把我妈带走!”
奶奶吓了一大跳,一句话也不敢说。
后来儿子逼着父亲去伺候奶奶,不让母亲再给奶奶做免费保姆。
他说:“如果再让我发现你们欺负我妈,别怪我六亲不认,不信的话你们就试试看!”他父亲再也不敢让小章去伺候婆婆了,只能自己亲自伺候老母亲。
03父母应当是孩子的依靠,然而有些父母自身懦弱,要反过来依靠子女。
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子女在糟糕的环境中成长,看着父母受气,心中藏满了愤怒和怨恨,很容易养成暴躁易怒的性格。
别把子女替自己出头当成好事,这只能说明父母很无能。
一:不要给子女一个糟糕的成长环境
父母是子女人生的明灯,也是子女灵魂的港湾。
好的父母,应当懂得给子女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夫妻和睦、家风正派,是教养出一个优秀的、心态健康的孩子的基础。
有些父母自己小时候有过糟糕的经历,却敢让子女经历同样糟糕的事。
显然,这类父母是心态麻木的,他们甚至会认为每个人都要经历糟心事,被伤害、被辜负才是正常的,所以他们听之任之,不去改变子女的成长环境。
还有些父母自身不成熟,出现矛盾的时候,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优先发泄自己的负面能量,甚至把外面的糟心事带到家里来。
这些做法给孩子的成长平添烦恼,也不是孩子在童年该经历的事。
二:男人有责任维持家庭和睦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很多父子反目成仇的案例。
尤其是像上文故事中的情况,做父亲的眼睁睁看着他妈欺负他老婆,却不加以阻止,让儿子目睹了这一切,甚至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
做儿子的,肯定会恨父亲的无能。
像这种情况,通常都是男人持家,如果是女人持家早就跟婆婆打起来了,根本不需要别人替她出头,能持家的女人性格也不会弱。
恰恰是性格软弱、依附于男人的女人,被婆婆欺负了,男人却不帮她。
这一切在做儿子的眼里,就等于是在颠覆父亲这个形象。
儿子会因为心疼母亲而怨恨父亲,甚至会认为父亲根本没资格来管教自己,将来也有可能会拒绝孝顺父亲。这样的父子隔阂,需要很长时间来消解。
文/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