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之巴蜀争端:巴蜀之国,盆地思维?

海叔说 2023-10-06 20:14:04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提到蜀国,我们都能想起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武侯祠,比如天府,比如川菜,比如李白的诗,还有神秘莫测的三星堆文化。

有谁能知道,它与本系列的传主巴国之间有着怎样深刻的渊源呢?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四川盆地的两大诸侯国,他们的兴衰成败被历史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永远也没有分开。

巴国的西边就是与蜀国为邻,巴国建立了巴子五都,影响了蜀国的发展,因此引发了两国之间世世代代的战争。

在广阔的四川盆地中,除了这两个对峙的国家,还有一个与巴国同源的充国,与他们共同存在着。

因为有秦国和楚国的抵挡,这些南方国家没有办法逐鹿中原,只能在四川盆地内部每天不断重复着战争与和平。

春秋战国时期的蜀国为自强,做出了不少努力。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蜀国的是由丛帝杜灵建立的开明王朝,因治理江水有功,蜀国的生产得到了发展,统治区域也得到了扩大。

直到战国时期成为了中国西南部的一方大国,比楚国还要更早称王。军事实力上,蜀国是楚国西部最大的隐患,曾经几次进攻楚国。

在民生上,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蜀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享用许多调味品和各种青铜器以及陶器食具,百姓的生活似乎十分和乐。

但是,随着四川盆地上的这些国家互相征伐,巴国和蜀国等这些国家也迎来了它们的衰落期。

巴国的衰落与它的经济来源被夺有很大关系。战国中叶以后,楚国不断向巴国扩张,占据了巴国大面积的领土以及三大盐泉。

与此同时,蜀国也开始对付巴国。事实上,早在开明九世时期,蜀王便定下了如何弱化巴国的计划,首先他趁着巴人不备,夺取了长宁盐泉,又任用太守李冰开发出了井盐,实现了蜀国食盐的自给自足。

在巴国自顾不暇之时,多点位部署军事力量早蜀巴边境,成功遏制巴国向西的扩张,对内利用自己的弟弟建立了苴国来抵挡秦国,对外利用充国来对付巴国,使巴国进一步弱化。

然而,好景不长,再强大的蜀国也迎来了自己的衰亡。开明十一世统治时期的蜀国已然不复从前,当北方的秦国人频繁加强东进之路时,蜀国人和巴国人却局限在盆地之内,难以逾越高耸的山脉,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这即是后世人所说的盆地思维,巴蜀人受制于地理影响,很难改变国家的命运。

此时,秦惠文王的王宫内,群臣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这场辩论决定了秦国接下来剑指何方。秦相张仪决定伐韩,使秦国挟周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秦将司马错认为,秦国目前应该征讨巴蜀。秦惠文王认为,合纵已成,秦国目前的实力还没有办法对付三晋,为了富民,秦国的征伐目标就应该是巴蜀。

正在秦国上下考虑如何对付巴蜀时,巴王灰头土脸地来到了秦惠文王面前,要求秦国救援。原来,此时的四川盆地内部,几个国家已经打成了一团。

开明十二世时,苴国国力逐渐增强,开始不甘心成为蜀国的附庸,在外交上,开始倾向于巴国。蜀国率领充国,以苴侯不尊宗主为由,讨伐苴国,苴侯逃到了巴国。开明十二世一见大喜,与充国一道直逼巴国,巴王这才来向秦惠文王求救。

秦国君臣相视一笑,心里暗道真是天助我也,一面答应巴王对付蜀国,一面又用石牛计骗开明十二世打开蜀道。之后由司马错率领的三十万秦军联合巴军,通过这条蜀道灭掉了充国和蜀国,之后又灭掉了巴国和苴国。

经过了多次对巴蜀遗民叛乱的镇压,秦国自此实现了取四川盆地之财以富民的计划,为日后成功水淹鄢郢,获胜长平,一统六国做好了铺垫。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后来啊,无论是巴国还是蜀国,这些四川盆地上的国家都变成了秦国的郡县,川渝文化也融入到了中华文明之中。

回顾巴国的历史,慨叹之余,还是要期待新生。本文作者海叔说春秋圈子Jennifer,喜欢的朋友多多分享哦!

0 阅读:36
海叔说

海叔说

出版作品《轻松读三国》、《戒定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