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的国家,将我国4万烈士墓推平,却对英美盟军陵园保护有加

宏宏观世界 2023-09-13 16:23:46

千里之外的缅甸密支那,一个施工队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推土机在指挥下不停的来回碾压,似乎在渴望迅速将面前的崎岖不平夷为平地。

可是面前崎岖矗立着的,是一座座中国远征军的墓碑,被挖出的,是一具具烈士的白骨!

缅政府推平中国烈士陵园

缅甸政府想设立一个市政厅,找来找去没有合适的地方。发愁之际,他们盯上了曾经在缅甸作战的盟友—中国远征军烈士陵园。

缅甸密支那恩仁区工地施工队在得到当地政府同意后说干就干,脚踏推土机就驶入了这座曾经为保护他们的先辈而壮烈牺牲的中国烈士的安息之所!

推土机所到之处尽数夷为平地,现场不断有烈士骨骸被挖出,这些骨骸有的甚至还在手握刺刀,一副上阵杀敌的模样!然而这些在缅甸政府的眼中,好像熟视无睹一般,所有的骨骸被他们随意扔在一旁。

几十年前当缅甸被日军侵占之时中美英组成盟军共同保卫了缅甸的领土完整,也因此留下了不少英雄亡魂。

如果你认为缅甸政府对所有人都那么忘恩负义,那就大错特错。

同样是帮助过自己的恩人,与无情推平的中国烈士墓相比,在缅甸牺牲的英美盟军的尸体残骸,则安安静静的躺在陵园中,接受后人的景仰与悼念。

更过分的是,曾经侵略过自己,对自己的先辈赶尽杀绝的日本人,居然在缅甸都有自己的烈士墓,依旧完好无损的躺在那里。

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所处的和平年代,都是我们的先辈用鲜血铸就的,缅甸的历史之中,依旧离不开中国军人的无私奉献。仅仅过去了几十年而已,他们就做出了如此双标和忘本的行为,不得不遭到世人的唾弃。

中方因何驰援缅甸?

1942年,距离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已有六年,彼时日本已经占据我国很多重要城市,迫切的想要彻底击垮中国。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反抗侵略的意志是那么的顽强,即便是武器,装备,资源等各方面实力与日本相差那么大的情况下,依旧将日本军队逼得一次又一次提升军费支出。

当时日本国内对日军军费开支问题已引起了众多人的不满。他们开始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必须采取别的措施。

日本侵略军想到了这么一个法子。当时中国依靠着几条重要的途径接受美英等国的补助。他们想要切断中国与外界沟通的枢纽,让中国人得不到来自外界的资源补给,生生困死在他们的包围圈里面。

于是乎,日本便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东南亚国家。在入侵马来西亚后立刻将矛头对准缅甸。

这是因为缅甸与云南接壤的滇缅公路乃是我国接收国际援助物资的重要交通枢纽,日本决心封堵住这一交通要塞,如此一来便能大大减轻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当时的缅甸还是英国殖民地,然而英国驻扎在缅甸的防务人员并不是很多,而日本首次出击缅甸便派遣了多达六万人的精锐部队,远远超过英军在缅甸的布防。

1942年3月8日,日军以势不可当之势迅速占领缅甸首都,紧接着马不停蹄的长驱直入,想要尽快切断滇缅公路。

虽说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且英国的实力并不惧怕当时的日本,但是当时英国军队在二战的欧洲战场疲于应对,他们分身乏术无法对缅甸进行有效支援。

日本政府恰好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如此胆大的对缅甸进行侵略战争。

面对着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势,英方也是终于妥协,他们同意了日本关闭滇西公路的要求,与日军签订了协议。

这样一来,日本的阴谋得逞了,滇缅公路已关闭,中方无法靠着这条通道与外界取得联系,国内抗战形势再次焦灼起来。

中国深知滇缅公路的重要性,必须拿下这条“通道”。

入缅第一次战役

自从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开始,自大的英军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完全不把日本放在眼里,然而事实等待他们的却是一路战败。

后来英国政府不得不开始正视日本侵略缅甸的行为,逐渐开始和中国商讨共同抗日的问题。1941年12月23日,中方与英方签订共同抗日契约,成立军事联盟。

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为了维持世界人民和平安定,不让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得逞,中国远征军随即出征日本。

原本局势对盟军十分有利,中国远征军部队也是早早的就在云南边境集结完毕,准备协同英军一起一举击溃日军。然而,高傲的“大英帝国”居然在这个时候觉得丢了面子。

他们虽然嘴上说着希望中国援军尽快到达缅甸,可实际上十分轻视我军的战斗力,不认为我们能够帮上什么忙。

甚至在这种危急的时刻,英国政府还在担心如果让中国军队进入缅甸,那么在防卫日军的过程中,缅甸方面会不会对中国产生好感?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对缅甸的控制权?

两军交战,最忌讳的莫过于盟军之间相互猜忌,英方如此自信的表现也似乎注定了本次战役的结局。

在后面的盟军战役中,英军曾经多次撤退之时不与我方消息共享,导致我军侧翼时常暴露于敌人眼下,如此自私且不作为的行为导致我军损失惨重。

即便如此,在与日方的纠缠中,我们也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

皮尤河战役中我军埋伏于皮尤河桥头两侧,待到日军车队行进至大桥中央之时一举引爆桥梁,随即对腹背受敌的日军展开疯狂进攻,此战役也极大鼓舞了军队士气,狠狠的挫败了敌人嚣张的气焰。

战况似乎朝着好的态势发展,可是时任远征军总司令的史迪威与蒋介石发生矛盾,在战术上产生分歧,最后导致一军之中出现了两种指挥的声音。

1942年5月6日,英军决定放弃缅甸,史迪威下令撤退,但为时已晚。5月8日密支那被日本占领,中国远征军从缅甸回国的路线被切断。

后来经过商议我军从印度撤退。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此次撤退我军在返程路上的损失竟然比战场上损失的都多!

远征军最终选择从野人山回国,穿过密密麻麻的山林和野草丛生的沼泽地。与其说是在返程,不如说是在经历一次更大的战役。

远征军经历了数次规模大小不一的战斗早已身心俱疲,却还需要费心费神穿越野人山。

最终的结果是部队不断传来有人顶不住的消息,这一路尸横遍野!至此,中国远征军第一次驰援缅甸以失败告终。

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

1943年11月15日,由史迪威担任中美英盟军指挥官,出发缅甸开始了第二次打击在缅日军的军事行动,代号“人猿泰山”。由于有了第一次在缅甸作战的经验,这次出征我军少了不少的阻碍措施。

同年12月29日我军攻克于邦,随后屡战屡胜势不可当。1944年2月24日,美军出动战斗机对日军营地进行疯狂轰炸,中英美三国联军兵分三路向日本发起最后进攻。

1944年5月16日,日军在缅甸的大本营被我军攻陷,至此日本已经毫无抵抗之力。7月,驻守日军被全歼。与此同时,我军也从日军手里抢回了原本属于我们的松山等地。

中国驰援缅甸军事援助行动圆满结束。

第一次战役中,日军伤亡五千人不到,而我军死伤多达五万余人。第二次战役中,消灭日军4.8万余人,我军死伤1.8万余人,解放原属我国领土将近四万公里,大胜而归。

中国远征军两次出征缅甸的军事行动,彻底击溃了日军妄图切断滇西公路断掉我军后方补给的念想,同时也帮助缅甸清除了外来敌对势力,在缅甸的土地上,挥洒着数万中国同胞的鲜血,他们的和平稳定,是这些人用生命换来的。

当时的缅甸政府以及民众,对待盟军十分的敬畏与感激,数万烈士的英灵也得以慰藉。

然而,时至今日不过数十载的光阴,缅甸政府就已经将昔日的恩人恩情抛掷脑后,打着所谓经济发展的名号不留情面地推平中国远征军的烈士陵园,这实在是让人寒心。

不过,我们始终相信历史总会记住每一个英雄,也不会忘记每一个坏人。

8 阅读:3049

评论列表

小盛哥

小盛哥

23
2023-09-14 12:45

问题是我们还给那里的孩子提供免费早餐,午餐还有我营养点心,他们却容不下我们的英雄墓

Lm 回复 popo 09-15 02:17
你去搜

popo 回复 09-14 23:51
你是哪里的啊?中午睡觉收300?说的具体点,我们顶你上热搜!

虫虫飞

虫虫飞

6
2023-09-14 20:3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要思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挖掘出真相

雪月

雪月

4
2023-09-14 20:15

您曾经的壮烈无人问津,您所努力的事业不值一提,您的埋骨之所已被推平。愿您来世出生在英美,生即入籍,出则三保,无饥肠辘辘之愁,无碌碌无为之哀,呜呼!哀哉!尽收缅越之地以收债,东望故国以神游。

li

li

4
2023-09-14 20:01

我们英雄的先烈我们自己铭记,自己怀念!白眼狼的良心给狗吃了。

美石砸脚

美石砸脚

3
2023-09-14 20:43

我还以为你说的朝鲜

说说而已

说说而已

3
2023-09-14 20:03

我们是大国,要有胸怀[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59xxx11

用户59xxx11

2
2023-09-14 20:27

外交部可以跟它们说道说道

黑页

黑页

2
2023-09-15 01:39

把缅甸拿下,以后再也不会有电信诈骗,杀人****获得印度洋出海口!用这个借口可以对缅甸发动偷袭

苍穹之韵

苍穹之韵

2023-09-15 09:29

我们国内日本人学校算什么 毒教材 清华日本人合作。。。

123

123

2023-09-15 07:52

一厢情愿用钱刷脸面好感,还乐此不疲

宏宏观世界

宏宏观世界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