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每个人都在寻找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
是伴侣的宠爱、生活的安稳,还是物质上的丰厚?
听一听李玉梅和易剑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从宠爱到疏远:夫妻感情缘何渐行渐远在遇到李玉梅之前,易剑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男人。
家境一般,工作普通,但他有一颗真心。
李玉梅年轻时相貌出众,很多人觉得她只会找个条件更好的人,可她最后选择了易剑。
村里人都说那是易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婚后,易剑的爱更是变成了实际的行动。
李玉梅不用工作,家务活也是他主动承担。
下班回家,他赶紧挽起袖子进厨房做晚饭,吃完还主动收拾碗筷。
李玉梅的生日,他花心思准备礼物,节日里也总是给她制造一些小惊喜。
村子里不少女人羡慕李玉梅,甚至有人悄悄说,“这样的男人,你上哪儿找?”
但人们往往容易习惯于幸福的现状,甚至开始挑剔。
慢慢地,李玉梅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相比邻居家那些“小康水平”的日子,她觉得自己的日子有点“苦”:房子陈旧,收入不高,老公脚踏实地却不够“有本事”,十几年过去她开始生出怨气。
尤其在家里琐事上争吵多了,她渐渐对易剑越来越冷淡。
20万带来的新生活,转眼成为生活危机的起点直到家里的老房子拆迁,他们分得了一笔80万元的补偿款。
两人商量后,拿出大头给儿子买了套新房。
剩下的20万元现金,成了家里的全部积蓄。
而正是这20万,成为改变两人生活的契机。
有了钱,李玉梅觉得实现自由的机会来了。
她提出离婚,把20万留给自己带走,还带上了女儿。
她冷淡地告诉易剑:“这十几年,我早就过够了,咱们好聚好散。”易剑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签了字。
村里人对此议论纷纷,谁都没想到,他们曾经眼里“模范家庭”的婚姻,竟然轻易结束。
拿着钱,李玉梅搬到城里租了房,用心安排女儿的生活。
没了易剑的支撑,她很快发现挣钱养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
她原本规划的“高质量生活”,开始一点点消耗掉那20万。
三个月后,这笔钱基本花得所剩无几。
她不得不面对房租到期、手中只剩一万块的窘境,更别提其他生活开销了。
曾经那些厚着脸皮借钱的朋友,这时候都拒绝了她。
有人劝过她找份工作,可她过去这些年都依赖易剑,生活能力有限,一时间根本无从下手。
这让她格外后悔自己的当初选择。
前夫的新生活:她的复婚请求为何难以实现生活走到实在没办法的地步,李玉梅开始打听易剑的情况。
她想着,这么多年夫妻情分在,易剑或许会愿意拉她一把。
她得知前夫已经开始了新生活。
据邻居说,易剑的女朋友比李玉梅年轻,看上去温柔懂事,家境也不错。
两人的感情很稳定,甚至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听到这个消息时,李玉梅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开始尝试找借口见易剑,甚至在他和女朋友回家的路上上演拦路哭诉的场景。
李玉梅不止一次试图说服易剑复婚。
她说自己的困境,说儿女需要一个完整的家。
她还主动表示自己“已经改变了”,愿意放下过去的挑剔,做一个好妻子。
这些话并没有打动易剑。
他说:“过去那段日子早已经结束了,我现在只想追求眼前的幸福。”
从教训中蜕变:她会得到新的开始吗?
李玉梅的折腾让周围不少人摇头,但也有些人期待她真的能有改变。
走投无路之下,她开始真正考虑找份工作。
起初她并不是很情愿,但女儿需要吃饭读书,她必须咬牙坚持下来。
为了节省开销,她搬到了一间便宜的小房子,再也不买贵衣服,也少了往日的精致开销。
每个月工资虽然不高,但她开始学着计划着花。
虽然艰难,但她破天荒地感受到努力养家中的那份充实感。
或许,这才是生活的一部分。
拥有时不珍惜,失去后才明白许多东西不是理所当然的。
结尾有人说,婚姻是一次合作,也是两个人的共同努力。
幸福的稳固,少不了理解与珍惜。
如果我们总希望别人“付出更多”,却忽视了自身的问题,那么再多的付出或爱护也会被耗尽。
李玉梅的一切遭遇,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或许有些人觉得她的经历不可思议,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何尝又不是一场成长?
失去的东西,未必能重新拿回来,但汲取教训并重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却是任何时候都不晚的选择。
至于易剑,他所追求的,是他理解中的婚姻。
他的选择也仿佛告诉我们:爱是一件需要持续付出的事情,而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资源。
无论是爱还是生活,别忘了,幸福是会“用光”的。
只有学会用心经营,它才会长久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