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去年又增加存款15万亿,如果让15万亿的存款,其中有1/3拿出来恢复咱们对房屋的购买,装修和其他的购买,那中国经济不就能顺利恢复了吗?”
这是知名学者专家孟晓苏给老百姓的建议,当然了他也不是凭空建议,作为“专家”他这样说是他有一定依据的,因为他认为未来房价还会上涨,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其实房价该不该上涨?它本来就该上涨,你已经下跌这么多了,一旦你要是恢复到正常啊,实现了稳低价稳房价稳预期,它的直接效应就能看到房价上涨,中国楼市还会恢复发展活力,可能会是在2023年出现。
现在是房价低的时候,好不容易中国的房价低那么一段时间,这并不是经常出现的,我觉得现在如果有购买能力,该入市就入市啊,这样的话对国家有好处,对个人未来也是一个相当于抄底的行为。
这段话透露出来的信息大致就是:房价2023年还会涨,现在买就是抄底,个人占了好处还支持了国家房地产建设以及稳定了国家经济,这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这位专家为了劝导大家买房煞费苦心,把买房的个人行为提升到爱国的高度,如此一来格局也打开了,利国利民,更何况老百姓是“有钱”的,一年的存款增加15万亿啊,只要拿出1/3来买房不过分吧?
合情合理!
但是民众对他的这番言论是什么态度呢?来看看:
真相派:
躺平派:
说理派:
拍砖派:
穿透表象看本质派:
尤其是最后一位网友他是真的懂,因为这位孟晓苏专家不仅是知名学者,还是多家房地产公司的高管。
天眼查中可以看到,孟晓苏目前共在24家企业任职,存续状态的为11家。
其中多家都是房企,包括天津翠金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汇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公司等。
说他是卖房子的不为过。
此外,他还是汇力基金的董事长。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说的就是这种人吧,而且这位专家身上有个相当明显的标签:不差钱。
网上流行一句颇为戳心的话: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爱给了不缺爱的人,苦难流向最能吃苦的人。
令人愤怒狰狞却又无可奈何。
专家们不知道为什么老百姓如此热衷于存钱,因为他们根本不缺钱,更不能理解普通人省吃俭用存钱的意义,他们存的是未来养老金,是孩子的教育金,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险金,是一份安全感。
尤其是在经历了这艰难的3年时间后,大家对未来的不安感增加,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人要养下有孩子要抚育,存钱存的是一家人生活的保障。
更何况这增加的15万亿存款有多少是普通老百姓存的专家不清楚?二八定律专家不知道?老百姓大概率是被平均了,而那些拥有绝大多数存款的人根本不缺房子。
而让专家懂人间疾苦,理解百姓不易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让中国少一些这样的专家。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官员裁掉三分之一效率就会提高了,税收砍掉三分之一企业就能轻装上阵了,最低生活保障增加三分之一大家就敢消费了,而专家砍掉三分之一社会也就能更和谐了。
当然也有一些真正想民之所想的专家,他们代替民众发出了灵魂拷问:居民为什么不敢消费?就算消费为什么要买房?
确实,房子是大宗消费,买一套房就要掏空留个口袋,哪里还有钱消费?35岁失业危机依旧没有解除,延迟退休却将成为现实,从失业到领退休金间隔30多年,这几十年却也是家庭负担最重的时候,谁敢消费?
再者,消费可以是提升幸福感的旅游,购买喜欢的物品,比买房子带来的幸福感不论从密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更强烈,这其中还是在房子烂尾的前提下,如果出现烂尾,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积蓄全部打水漂,那简直就是直接将这些不幸者拖入了苦难的地狱。
于底层民众而言,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更不敢要求体面地活着,就这还有一些披着专家外衣的资本家虎视眈眈,想要把他们口袋里的那点存款给骗走,居心何在?
什么?没钱没工作?那就把空闲的房子出租,开私家车跑滴滴啊。
没工作买不起闲置的房出租?不可能啊,谁家没个50万呢?中国人没那么穷。
要是你家没有,那去挣钱啊,找不到工作?那先结婚生孩子啊。
你不想生孩子?那就不好意思,这应该受到惩罚。
在一些所谓的专家眼里,老百姓不过就是让他们生活更好的工具人,就这样他们依旧被他们鄙视是“无用的人”。
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专家,我觉得大部分的专家都是“无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