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71岁的董明珠再次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和格力电器董事长。

但就在这次大会上,谈到关于格力电器未来的用人标准和如何促进管理层年轻化的问题上,董明珠的一番话瞬间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董明珠回应称: “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

说完之后还不忘补充了一句——“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董明珠的这番话说完,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随着舆论媒体的持续发酵,官媒更是直接开始对董明珠的这番言论进行怒批,环球时报的记者胡锡进甚至还直接要求她公开道歉。
新京报和胡锡进的批评在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论“言论一出,次日,新京报就对于该言论进行了点评:

新京报先在文章开头,对董明珠在大会上所说的责任心和创造力这部分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但对于“不用海归派”“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间谍”的言论,新京报直接表明这是董明珠在挑起对立情绪,还给海归人才扣了顶“根深蒂固的偏见”的帽子。

而一向言辞犀利,鞭辟入里,热衷于针砭时弊的胡锡进,这次也“坐不住了”,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自己对董明珠言论的看法:

胡锡进称董明珠的行为明显是“越线行为”,作为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董事长,竟然能在公开场合将“海归人才”与“间谍”之间画了等号,无论是对于海归群体的名誉,还是我国的国家政策,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胡锡进还在后面补充道,董明珠女士的个性和管理公司的方式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名有巨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还是得在公共场合注意措辞的分寸。

也正因为如此,他认为董明珠女士最好还是出来道个歉,毕竟将所有海归“一棍子都打死”的言论,确实很容易激起强烈的对立情绪,从而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胡锡进
除了新京报和胡锡进外,董明珠的这番言论也激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尤其是在海外的留学生群体。

首先,新京报社作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的单位,在其创刊20多年来,辐射全国、放眼全球,并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的综合性的主流媒体机构,其权威性可想而知。

新京报的发言其实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等于是国家的发言。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逐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一向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尖端行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鼓励并支持科技人才走出国门,向其他先进国家学习,并将先进技术带回来,推动国家科技发展。

而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言论”看起来像是在捍卫国家安全,但实际上也是对于我国海外人才培养政策的不自信。

当然董明珠女士的担忧也非空穴来风,因为在近几十年也确实存在一些个别的留学生由于受到国外各种“异端”思想的影响,而做出出卖国家利益的事。
有担忧、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能将全部的留学生群体都划分为“间谍派”,毕竟我国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远渡重洋,留洋归来然后报效祖国的。

像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导弹之父钱学森,以及科学巨擘杨振宁,他们都曾是留学生,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就像胡锡进发出的博文所说的一样,毕竟格力是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格力的未来发展一定是面向全球的。

作为这样一家大企业的核心代表人物,尤其还是在公共场合发表这样涉及公共利益话题的言论,确实应该多加注意用词,把握分寸。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他们之中不乏存在个别崇洋媚外的思想,但大部分留学生还是心系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的。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网:《董明珠续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卸任格力电器总裁职务》
界面新闻:《“绝不用海归派”,董明珠强势人才理论再惹争议》
羊城派:《董明珠“海归间谍论”爆发企业安全边界与人才战略视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