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同学们在考研的时候选择的学校越好,那么竞争相对就会越激烈,上岸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这个逻辑原本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考研毕竟不是完全竞争,每个人只能报考一个志愿,只有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人才会成为竞争对手。
这也就是说大家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和专业上,很容易就出现一些学校或者专业报考人数大幅度提升,而另一些学校或者专业人数不增反减、分数骤降。就比如有4所211高校轻易是不要报考的,因为要比一些985还要难。
考研的难易程度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层次几年前,考研报考人数还在300万层次的时候,基本上不会说出现某些高校报考人数非常多、一扎堆成为“重灾区”。人数更多的是分布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之中,那个时候上岸的难度基本就是取决于学校的层次,而且复试线以及录取最低分都是比较稳定的。
而且如果你要是一心想上岸,没有过多的要求的话,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基本上是可以实现100%上岸。但是现在,考研的报考人数已经快达到500万级别,每个学校的竞争都变大了,尤其是同学们对于考研的了解和认知越来越高了。
比如你想要捡漏,就会有很多人和你一样的想法,最后很有可能捡漏不成反而入了“大坑”。“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选择大于努力”这两句话也是越来越适应现在的考研了。所以现在的考研还真不完全是报的学校越好越难上岸,一半看实力、一半看运气。
4所“死亡”211高校当然,在众多高校中,也有一些学校每年报考人数都是非常稳定的,别的学校可能还分什么“大小年”,“大年”的时候竞争激烈一些、“小年”的时候竞争小一些,但是有4所211高校年年堪称“死亡”高校,没点实力和毅力还是轻易不要报考。
第一所是郑州大学,河南省内唯一的一所211高校。河南省每年考研人数有将近40万,而省内能够接收的研究生的数量非常少,211更是只有郑大一所,报考这所学校就是勤奋、毅力的河南学子竞争,一般人是真的卷不过,别管你本科有多好,初试可能都进不了。
第二所是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的报考人数常年在3W+,这跟该学校的特性有关,苏大文科专业的实力不俗,而文科是绝对的报考和跨考“大户”,比如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等,这也导致该校很多专业复试线都在380分以上,甚至还有不少接近400分的。
第三所是暨南大学,该校可以说是许多双非高校考生的福地了,因为暨南大学向来以公平著称,不会歧视本科。所以各地普本毕业的同学都慕名而考,这所名声并不怎么显著的学校每年报考人数也在3W+,而且来的人基本都是前后对比、深思熟虑想上岸的。
第四所是上海大学,由于上海聚集了海内外各大名校的人才,上海大学的毕业生显得也并不那么出彩,但是该校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成为了很多想要在上海奋斗但是又觉得985难考同学的首选。实际上大家不知道到的是,上海大学的分数线已经直逼复旦、上交了。
总结考研考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说个非常残酷的现实,考研如果失败那真的是一场空,别说什么收获了知识和经验,这些并不值得你这么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如果能把考研的劲头、拼搏的感觉保留下来,那可能还算是有所得。
所以同学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千万不能任性,找一所力所能及的高校比什么都重要,不仅仅是这些“死亡”211,还有那些招生名额少的、复试分数线过高的、报录比过高的,都要量力而行,考研没有天选之子,有也不要觉得就是自己。
关于考研的其他问题,都可以关注、私信咨询作者。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在下方点赞、分享以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