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楠趣味瞎扯太平天国(十九)永安突围
经历清军十数次大规模的进攻之后,永安城已无险可守,突围成了太平军高层领导的共识,即使有些人不愿意走,也必须走。
只不过,在清军重重围困之下,想从永安突围并没那么容易,再者,这群人当中有相当多无作战能力的家眷。
1852年4月,太平军开始被迫突围。
早在3月中旬,人远在北京,从来没打过仗的咸丰皇帝就明确指出,太平军只剩突围这一条路,还派人特意嘱咐赛尚阿,一定要堵住,不能让他们跑了!
这种场面下,任何一个将领都可以说自己有把握彻底歼灭太平军,因为仗打到这个时候,不但突围不是秘密,就是突破口的预测也不难判断。
北路和西北路的向荣已兵临城下,后头还有姚莹的预备军,就算是傻子也不会从这里硬冲。西南方则有乌兰泰领军与向荣防线相连,南方依着水路,如果太平军真想从这儿冲出去,各方人马也能迅速驰援。
唯一有点问题的只剩东面,更准确一点说应该是东北方。
这路清军由王梦麟、宁域二人带领。这两个小人物没什么经验,如果说太平军突围失败,他们应该会变成名气很大的人物。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发生了就不能改变,他们注定永远是小人物。
当时,姚莹认为应该派向荣去守东面,做到万无一失,赛尚阿却不这样认为,觉得东面的防守十分牢靠,即使不增加兵力,太平军也跑不出去。
事实证明,赛老头子确确实实是个军事上的大白痴。
1852年4月1日,太平军派罗大纲为先锋进击东路的古苏冲。
罗大纲,第一个冲进永安的是他,第一个突围出去的还是他,为什么总是他?
前面解释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杨秀清看他不顺眼,派他当先锋,正所谓“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自己除异己”。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罗大纲打起仗来真的很猛,在太平天国的狠人中应该能排进前十。
当罗大纲突袭古苏冲时,赛尚阿还在洋洋得意,认为这次长毛必死无疑。
但是很快赛尚阿得到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根据大家的习惯,还是先说坏消息吧,“防线已被突破,弹药也被抢走了”,好消息则是:“我们都没事,一看挡不住就跑,不用担心我们,我们会保护自己,撒丫子跑路是我们的拿手好戏。”
获报,赛尚阿差点没气死,这尼玛根本就没好消息好吧,艹,急忙命向荣和乌兰泰前去驰援,防止对方主力一举突围。
其实,此时清军仍有时间和机会挽救不利于己的局面,毕竟太平军的主力还在城中。偏偏老天爷眷顾太平军,下起一场暴风雨来,太平军趁机退出永安城,冒雨向古苏冲进军。南线的乌兰泰因困于大雨,没有进入城内,只轰了一个晚上的炮,炮弹浪费不少,却没打到几个人。
第二天,清军进入永安城,发现太平军已经走光了,塞尚阿命乌兰泰立即追击,务必赶上长毛主力。
当乌兰泰赶到古苏冲口时,遇到了殿后的秦日纲。乌兰泰上去就砍,交战过程中发现这伙太平军太不经打,正处在混战之时,萧朝贵带兵来援,秦日纲才得以脱身。
这些人不经打是有原因的,因为大多数都是行动缓慢的老弱妇孺。
清军把这些天的愤怒和不满都发泄在这些基本上没有反抗能力的老弱妇孺身上,同时还俘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天德王”洪大全(真名焦亮)。关于他的故事这篇我先不讲,留到下一篇再说。
闻讯,太平军极为愤怒,因为死去的人中有他们的父母,有他们的兄弟姐妹。
恨的更高一层就是仇,此时的太平军对清军由无尽的恨演变成了无穷无尽的仇恨,抱着“此仇不报枉为人”的坚定信念,打了清军一个回马枪。
太平军迅速收缩兵力,全军披麻戴孝,把清军诱入大峒山的埋伏圈,来了一个反冲锋。他们眼珠子都绿了,见到清军时,就好像好几天没吃到肉的老虎一样,拼命追赶。此战结果可想而知,清军一败涂地,血债就要用血来偿还,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
此战清军损失不下四千人,还被干掉四个总兵,乌兰泰更是狼狈不堪,差点被生擒,幸亏运气好,加上平时坚持练长跑才得以脱身。
赛尚阿听到这个消息登时傻眼,永安的战役打成这样这怎么跟咸丰说呢?大峒山这种惨败更是提也不能提的。幸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明明是太平军改变战略不想在永安多待,自行突围离去的,他给咸丰的奏折上却说是“自己率兵进攻永安州城,我军浴血奋战,伤亡巨大,贼匪长毛狼狈而逃”。同样一件事,只是语言稍微转换了一下,便成了另外一层意思。
可惜,远在北京城的咸丰不是三岁顽童,赛老头这种玩文字游戏的小聪明骗不过他,但看在赛老头的身份地位上,还是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先降四级,命他戴罪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