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长还在谈着,日方就强闯钓鱼岛,中国海警立马出动,反倒成了日方的把柄,开始恶人先告状。日外长这话摆明了是要和中国抢地盘。
中国海警船进入钓鱼岛海域
日前,日外长岩屋毅透露,在与王毅外长会面时,他已经向中方就钓鱼岛问题提出抗议。日方认为,中国公务船接连驶入钓鱼岛海域,表明了该地区的矛盾已经升级。日方还表示,就在中日外长会谈期间,中国海警船也进入了钓鱼岛,并且有2艘一直停留。
乍一听日方的这番表述,外界可能会认为中国不仅不讲理,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而实际情况却是日本恶人先告状。中日外长会谈期间,日本多艘渔船在巡逻舰的掩护下非法闯入中国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果断驱离并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航。
也就是说,这次所谓的“矛盾升级”怎么说也是日本先挑的头。更何况,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对钓鱼岛拥有12海里领海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权利。此次中国海警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航,合法合理。
日外长岩屋毅
尽管日方的新闻报道中并没有提及王毅外长的回应,但是中国海警的行动已然说明了中方立场。中国对钓鱼岛享有领土主权,并且有权利在附近巡航。
倒是日本,以“实际控制”为名,长期通过海上保安厅巡逻舰护送渔船进入钓鱼岛海域,试图制造“管理事实”。这种行为本质是“试探性违法”,既非直接军事冲突,又持续挑战中方底线。
在王毅外长一再强调日方应该“以史为鉴”的当下,日本不仅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违背当初承诺,企图配合美国对中国施压,现在又盯上了钓鱼岛。美国虽宣称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持立场”,却将《美日安保条约》适用范围延伸至该海域,为日本提供军事背书。
中日外长会面
岩屋毅在与王毅会谈中承诺“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但日方在钓鱼岛和台湾问题上的行动却背道而驰。在希望与中国保持贸易联系的情况下,日方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对华施压,这种两头下注的行为,中方早已见怪不怪了。
中方在此次事件中展现了清晰的应对逻辑。王毅在会谈中强调历史问题与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通过达成20项经济合作共识稳住大局。中国海警实现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5000吨级巡逻舰配备舰炮形成压倒性优势。
中日海警船相遇
这种“谈归谈、打归打”的策略,既避免关系全面破裂,又坚决捍卫核心利益。此次钓鱼岛交锋再次证明:领土主权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没有妥协余地。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在于,对抗只会双输,合作才能共赢。对日本而言,若继续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在安全政策上“傍霸权”,终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