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本土深夜遇袭欧洲27国密谋出兵普京亮出核底牌

蝴蝶聊谈 2025-03-29 09:49:33

2025年3月28日凌晨3时,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布良斯克州和克里米亚的能源设施遭遇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多地陷入黑暗。俄国防部指控乌克兰违反能源设施停火协议,但基辅方面坚决否认。

这场罗生门事件发生仅24小时后,欧洲27国领导人在巴黎秘密签署“志愿者联盟”协议,讨论向乌克兰部署“维和部队”。而莫斯科则以“锆石”导弹核潜艇下水作为回应,俄乌局势骤然升温至开战以来最危险时刻。

俄国防部披露,袭击导致库尔斯克州两座变电站瘫痪,影响12万居民供电,布良斯克州一处油库起火燃烧48小时。乌克兰总参谋部反称俄军在过去24小时发射117架自杀式无人机,其中89架被击落,但仍有28架命中敖德萨港和波尔塔瓦州天然气设施。

这种“以能源为武器”的战术,使双方民用基础设施沦为战场。值得玩味的是,美国作为调停方罕见保持沉默,白宫发言人对媒体追问仅回应“敦促各方保持克制”。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主导的“志愿者联盟”计划,拟在俄乌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驻4.5万人的“欧洲安全保证部队”。该部队将部署在乌西部利沃夫和敖德萨,名义上承担排雷、基建修复等非战斗任务,实则包含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装甲旅。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警告:“任何西方军事存在都将触发《集体安全条约》第五条,俄军保留先发制人打击权。”就在欧洲密谋出兵同日,俄罗斯“彼尔姆”号核潜艇在摩尔曼斯克下水。这艘可携带48枚“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战略武器,能在15分钟内覆盖欧洲全境。

普京亲临现场宣布:“锆石的9马赫速度和1000公里射程,足以穿透所有现有反导系统。”五角大楼情报显示,该导弹核常兼备,若搭载20万吨当量核弹头,单发即可摧毁整个北约指挥中枢。

由于美国主导的俄乌和谈将欧盟排除在外,法德意图通过驻军确保乌克兰不入北约,同时制衡俄罗斯西进。但内部裂痕显著,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要求部队部署至第聂伯河以东,而意大利、西班牙担忧刺激俄方反弹。

莫斯科则巧妙利用核威慑分化西方:若欧洲部队仅驻守乌西,俄或默认其存在;但若跨越第聂伯河,锆石导弹的发射程序将即刻启动。

这场深夜无人机袭击、巴黎密约与北莫尔斯克核潜艇的三重奏,折射出俄乌冲突的深层逻辑,当战场陷入僵局,博弈便向更危险的“超限战”维度延伸。正如克宫智囊所言:“现在比的不是谁能占领更多战壕,而是谁能让对手相信,自己敢按下核按钮。”

0 阅读:12
蝴蝶聊谈

蝴蝶聊谈

分享国际领域的见闻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