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晚
儿子近视了,配好眼镜回来,他像往常一样,沉浸在电子产品虚拟的世界中,不时地用手抬一下眼镜。这让我自责不已,电子产品不仅让他视力下降,也让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吃过晚饭,儿子刚要打开电视,我偷偷把电闸拉下,房间一片漆黑,他有点不知所措,我用电路故障来不及修的借口带他下楼。
夜晚月光皎洁,凉风拂面。这时,隐约传来乐器声,我们顺着声音寻去,发现公园里临时搭了个小戏台,聚集了不少人。儿子新奇地观看了一会儿,在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的小伙伴,兴奋地跑过去一起玩耍。他们偶尔会跑回来看看戏曲,然后兴致勃勃地议论一番。在戏曲声中,我的思绪飘回了童年。
那时,村里家家没有电视机,村头的露天电影便成了全村人的聚集地。我清晰地记得和父母一起看电影的情景,我抱着小板凳蹦蹦跳跳地往村头跑,妈妈不停地在后面叮嘱:“慢点儿,慢点儿!”夜幕降临,村头的空地上已搭起了白色幕布,旁边的放映机发出微弱的光芒。村民们聊着天,等待电影的开始,孩子们则在屏幕前嬉戏玩耍,影子映在屏幕上,仿佛一出精彩的皮影戏。
如今,现代科技发展,再也不需要跑村头看露天电影了,一部手机就能满足人们看电影的需求,更别提还有电视,电影院等各种娱乐场所了。但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让人沉迷于虚拟世界,尤其是孩子,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又让孩子不沉迷呢?
这时,儿子蹦蹦跳跳地朝我跑过来,他嘴角扬起,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但眼睛却亮晶晶的,满是兴奋。表演结束了,人们也没有散开,各自聊着天。儿子玩累了,靠在我旁边不说话,我便给他讲小时候我在村头看露天电影的趣事:“我喜欢和小伙伴跑来跑去,喜欢在电影幕布前玩手影游戏,喜欢坐在爸爸肩头看电影吃瓜子,每次都落爸爸一身,爸爸也不生气……”儿子听得津津有味,突然说:“妈妈,我要看露天电影。”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说:“现在科技进步了,有了电影院,不需要露天电影了。”儿子有些失望,我又说:“夜晚本身就是一个露天电影院,有人的表演,也有大自然的表演,只要我们仔细观察。”
“大自然也有表演吗?”儿子睁大了眼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他喜欢的是我描述的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但我的话似乎激起了他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于是,我提出建议:“我们每周都去看一场‘露天电影’好吗?可能是人的表演,也可能是大自然的表演。”儿子兴奋地同意了。之后的晚上,我们没有看电视,也没有玩手机,而是一起去寻找夜晚的演出。我们看过音乐喷泉,灯光变换,水柱伴着音乐舞动;看过街头艺人即兴表演,才艺让人惊叹;我们还去捉了萤火虫……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充分激发,不再频繁地提起看电视。
最近,我们看了一场物理舞台秀,他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们约定周末去图书馆,借一本做实验的书一起学习。
“露天电影”时光,不仅让我重温美好的童年记忆,也让我们母子之间的距离更加亲近,找回了久违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