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航母使用特种钢材,美国和中国建造航母的技术不同,目前人类能建造整体钢材框架的一体化长度极限为400米,越接近这个参数,对整体稳定性坚固度耐冲击力,考验就越大。
因此现在航母的长度都是在320多米左右,排水量对应的在12万吨左右。
美国目前拥有世界上吨级最大的航母,动力系统都是核动力装备,使用压水堆技术打造。因为只有一家船厂能建造军用的航母,因此建造延迟的情况,一直都让美国海军焦虑。
面对中国在近十年来打造出三艘先进的航母,西方国家对中国建造航母的能力,也是非常关注。近期传出中国船厂同时建造2艘航母的消息。
对于很多军迷来说,是非常激动的,中国有大连和江南两个船厂,都建造出我国的航母,具有建造大型舰船的实力,如果同时开建航母,也不为奇。重点信息在于,中国在建的航母,两艘都可能是核动力系统的航母,这就是爆炸性的消息,也是很多网友都非常惊奇的关注点。
我国已经打造出三艘常规动力航母,尤其是福建舰航母,拥有多种高新科技和黑科技,安装了世界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能弹射起飞舰载战机,还配置专为航母设计的五代隐身折叠翼歼35舰载机。
突然之间爆出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这样的建造周期,实则要比常规动力航母,还要更久,因为首次采用核动力系统,要进行很多新的技术磨合和调整,同时内部构造更为复杂,整体的航母体积更为庞大,搭载的仪器装备数量更多。
所有的工序和工作量更为繁杂和沉重,因此对于中国的造船厂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要攻克核动力航母的技术空白。
我国能同时开工建造两艘,要保证交付时间能加速的前提是,分段建造再焊接合拢。有很多网友表示担心,因为航母属于特殊的作战用装备,大型的船体本身最好是设计为一体化,才能更为耐冲击和耐海上风浪的长期侵蚀,一旦使用焊接的技术,不管焊接水平多高,天然就要有着分段的瑕疵,整体的坚固程度,在结构上就有着缺点,因此对于这样的分段建造计划,还是有疑虑和担忧。
那么中国有能力同时建造两艘航母吗?
我国的船厂,能够同时开工建造十万吨级以上的巨舰,这样的实力是不在话下,因为在军用之外,民用和商用的动力船,动辄几十万吨,我国也成功打造出吨级达到几十万吨的核动力集装箱货轮,这样的先例也是积累了宝贵的建造经验,给建造核动力航母,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参数积累和实践参考。
美国此前也加速同时建造过两艘核动力航母,而且同时开建,对于航母的建造周期推进,也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在同一个设计方案的前提下。
如果我国大连船厂和江南船厂分别开工建造两艘航母,这样的区别是什么?首先我国航母设计和建造水平以及技术,达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具有较高的独立设计和完成的信心,能保障独立处理很多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难题,说明我国的航母技术,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但是我国同时开工建造两艘航母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我国在目前来看,并不急于扩充航母的数量,我国的两栖攻击舰076在紧张建造中,面临交付,而且总体的作战水平可以媲美小型航母,5万吨级的排水量能接近常规动力航母的6万吨级,携带武器和呈现的战力,都不逊色。
无论在建造周期交付时间,建造成本和生产线的效率,都有着综合优势。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目前没有必要急于增加核动力航母,如果从整体的防御部署需求来看,还不如增加两栖攻击舰来得快速和实际。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没有建造核动力航母的计划,未来核动力系统和海上防御编队的力量增强,是很有必要,也是我海军军工团队在稳定推进的一个研发计划。
但是需要解决此前网友忧虑的问题,以及从全面统筹的角度,考虑周到才能落实启动建造计划,我国海军并不需要远征,我国海军在未来一段时期,面临主要的局面依然是近海防御和反制敌人,因此在核动力系统方面,并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海军防御力度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国防考虑,核动力系统航母的增加,始终都会成为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