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中旬,华北野战军骑兵第十师12团第二连在乌兰布和沙漠展开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剿匪行动。他们的目标是“张疤子”及其手下的“麻子队”,一支曾经在河套地区横行了五十年的匪徒组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猖狂一时的队伍最终因一尊纯金佛像而被彻底剿灭。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呢?
“张疤子”匪帮的崛起“麻子队”的故事要追溯到1852年。当时,邢台县东石门村的村民王柱因害怕太平军北伐的战火,携家带口,推着独轮车,逃往内蒙古磴口县。
他的儿子王同春在五岁那年得了天花,不仅落了一脸麻子,还瞎了一只眼。尽管身体残疾,王同春却人残志坚,不仅粗通文墨,还跟师傅王三侉子学了一身好武艺。
16岁时,王同春因被同伴讥笑为“独眼龙”而一怒之下将同伴打死。他自知在劫难逃,便躲进阴山,从此开始了打家劫舍的土匪生涯。
由于满清朝廷内忧外患,王同春在西山咀一带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一霸。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他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远近闻名的“王财主”。
王同春有两个儿子,其中王英继承了他的衣钵,并进一步壮大了“麻子队”的势力。王英在各路军阀之间左右逢源,通过不断变换效忠对象,获取了大量武器和资金,甚至一度被任命为“东北陆军第31军”的军长。他反复无常的行为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麻子队”的黑暗统治“麻子队”在绥远地区的恶行罄竹难书。他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王英及其手下不仅在民间横行霸道,还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勾结,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地方恶势力。
1945年日本投降后,王英的伪军被国民党改编为“第12战区骑兵第一集团军”,他自己则被任命为总司令。王英将“麻子队”改称为“西公旗保安团”,继续在后套地区为非作歹。
随着人民解放军的不断推进,“麻子队”的末日也逐渐逼近。
剿匪行动华北野战军骑兵部队在剿匪过程中经历了无数艰辛。1950年11月,剿匪部队为了追剿“张疤子”,不畏艰难,连续21天在乌兰布和沙漠中追踪敌踪。
沙漠的严酷环境让战士们饥寒交迫,但他们毫不退缩,始终坚定信念,誓要将匪徒绳之以法。
这期间,剿匪部队与阿贵庙的僧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僧人们感动于战士们的纪律和毅力,主动为他们提供了热腾腾的食物和膘肥体壮的战马。
特别是在得知“张疤子”曾抢走庙里的纯金佛像后,剿匪部队决心加倍努力,将匪徒绳之以法。
在穿越乌兰布和沙漠时,剿匪部队的战士们经历了极端的困苦。夜间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冻得瑟瑟发抖的战士们早已经吃光了出发时带的干粮,只能用骆驼饲料充饥。
尽管如此,战士们仍然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彼此间的互相鼓励,继续前行。他们知道,“麻子队”也在经历同样的困境,饥饿的匪徒们甚至开始宰杀战马充饥。
这次行动的成功离不开阿贵庙僧人们的帮助。在剿匪部队疲惫不堪、几近绝望之际,僧人们不仅为他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饮食,还提供了庙里饲养的一百多匹优良战马。
战士们因此得以恢复体力,士气高涨,行军速度大大提高。尤其是当他们得知“张疤子”抢走了庙里的纯金佛像后,战士们更是义愤填膺,誓要将匪徒一网打尽。
关键战役与覆灭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剿匪部队终于在米仓县的太阳庙山后发现了“麻子队”的踪迹。在阿贵庙外,经过数天的艰苦战斗,剿匪部队成功包围了“张疤子”及其手下。
在这一战中,剿匪部队不但夺回了纯金佛像,还一举歼灭了这支猖狂一时的匪帮。
在最终的战斗中,剿匪部队兵分多路,经过一夜的激烈交火,彻底击溃了“张疤子”的部队。匪首张疤子和他的亲信被围困在太阳庙山后的一个山谷中。在四面楚歌、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张疤子最终选择投降。
此次战斗中,剿匪部队俘虏了182名匪徒,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战马,彻底瓦解了“麻子队”的残余势力。
在剿匪过程中,剿匪部队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的毅力,还体现了高度的纪律性和人道精神。
战士们严格遵守纪律,不扰民、不掠夺,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支持和赞誉。这也是剿匪行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语“麻子队”纵横大漠五十年,最终因一尊纯金佛像被剿匪部队一网打尽,这不仅是正义对邪恶的胜利,更是剿匪部队英勇无畏、坚定信念的最好见证。通过这场战斗,人民解放军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其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决心。
读者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铭记这段历史,向英勇的剿匪战士们致敬!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点赞、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共同传承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