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耗材联盟集采结果,3月3日执行

川琪姐 2025-02-14 22:50:46

2025耗材集采执行期来了,今年有哪些新变化?

第五批国采、血管结扎夹等集采结果将执行

2月12日,浙江医保局发布《关于执行部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和采购等相关工作的通知》,确定于3月3日执行国家组织和省际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产品范围具体包括:1.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2.乳房旋切针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3.超声刀头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4.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

其中,人工耳蜗类、外周血管支架、乳房旋切针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超声刀头、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

《通知》还要求,非中选产品按不高于该产品全国最低销售价格在浙江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招采子系统挂网。

过去数月,多个重磅耗材联盟集采密集启动。而今,集采执行的最后准备工作正陆续启动,相关耗材市场将正式迎来降价时刻。

山西、内蒙古等地2月13日启动乳房旋切针中选产品协议采购量确定工作。

辽宁拟定于2025年3月上旬开始执行相关批次耗材集采中选结果,执行项目包括第五批耗材国采、河南牵头的23省血液透析联盟集采、福建牵头的血管结扎夹联盟集采、京津冀“3+N ”联盟耗材集采、辽宁牵头的省际联盟输液器等4类医用耗材带量价格联动采购。

2025耗材集采执行有新变化

过去数年,带量采购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降价预期达成。集采由探索期转入成熟期,配套举措不断完善。虽然集采整体“超量”兑现了“带量”承诺,但在实际执行环节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对于中选产品的使用进度迟缓、不足,对此部分地区也曾有通报。

2025年,尤其在智能化手段的加持下,预计相关监管将进一步强化和优化。

去年12月发布的《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从中选产品的进院、使用管理、结余留用、医疗服务价格协同联动、挂网价格管理、常态化监测、医疗机构考核等多方面对集采执行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上述文件中明确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的政策导向。

进院方面,各批次集采结果落地执行第3个月起要组织中选药品和耗材进院情况问题排查,督促尚未完成进院采购的医疗机构尽快完成中选药品和耗材进院工作。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给集采执行情况的信息化监测提供保障。文件要求,动态监测每个采购品种、每家医疗机构的采购进度、采购量占比情况,对中选药品和耗材采购进度低于序时进度、非中选药品和耗材采购量占同品种药品耗材总采购量比例偏高、供应配送出现异常的,通过信息系统自动示警。

此外,采购进度明显滞后、非中选药品和耗材采购量占比偏高等问题将被通报。

非中选药品和耗材挂网及价格管理也将强化。文件提出“对价格高于相关政策规定最高挂网价的非中选药品和耗材,采取暂停采购、撤网等措施”。其中还特别提到了以往耗材集采执行中存在的,“将中选或非中选耗材部件组合形成高价系统(组套)并大量使用的情形”,预计接下来将被重点监管。

地方层面已经启动了相关整改。

2月7日,浙江审计厅发布的一份整改结果中显示,针对个别集采药品供应商供货不畅、一些集采医用耗材价格高于原采购价问题,相关单位已通过督促药企保障供应、积极开展耗材议价争取降价等方式完成整改。

今年1月,湖北对部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非中选和暂停挂网产品目录进行了公示 ,其中将湖北省采购平台挂网目录中未执行非中选产品价格联动,以及未进行中选产品比对的产品,列入了暂停挂网目录,涉及冠脉药物球囊、冠脉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骨科创伤等16类耗材。

在更为严格的监管之下,常态化集采执行效果将得到进一步保证,耗材市场的新周期已经开启。

0 阅读:1
川琪姐

川琪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