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 在南充的蛴蟆节上,感受灯火人间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南充一些乡镇会举行“蛴蟆节”,民众自发制作各式灯具(蛴蟆灯),有灯笼形的、四方形的、葫芦形的等等,可谓百花齐放,琳琅满目。然后到了傍晚时分,天色渐沉之际,各家各户的人们,就会走出家门,来到场镇上的大街小巷,慢慢地汇聚在一起,沿着道路行走,边走边唱:“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最终,他们会把所有的灯或插在荒野间,或放入小河中,以此象征赶走“蛴蟆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记得那年的正月十四,鄙人跟随网友来到蛴蟆节场地,只见靠近该场镇的进出道路旁,停着好多好多各式汽车,大部分都是从市区或外地来此参加蛴蟆节的自驾车辆,足见这种活动的热闹与影响。 进入场镇之后,发现不少居民的房屋门外,都摆着扎制完成的蛴蟆灯,乃至还有成捆堆放的情形,可称一道节日风景线。场镇街道上人流密集,随处可见各色小吃烧烤,比如锅盔灌凉粉,烤肉串烤面筋之类,甚至还有打扮时髦的网络主播举着自拍杆游走于街头到处拍摄,当然,也有很多商贩在推销兜售蛴蟆灯,氛围很是喜庆,让置身于此的人们,感同身受的觉得开心,happy.
到了暮色渐浓时,游灯开始了,鼓乐声、欢笑声、歌声此起彼伏。千百盏灯同时亮起,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蛴蟆灯组成的庞大队伍,蜿蜒绵延,形成一片灯的海洋,气势十分壮观。灯色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将喜悦染成了温暖的金色,映照在斑驳的砖墙上,仿佛为这座古镇披上了一件流光溢彩的锦衣。大概过了四十来分钟或一个小时左右,人们走到了一座石桥边桥。这时,大家会把各种各样的蛴蟆灯插入土中或者放入河里。当人群渐渐散去后,专门负责这场活动的人,会点燃那些插在地头田间的蛴蟆灯,在熊熊烈火中,蛴蟆瘟也就这样彻底地被送走了!.
灯火慢慢消散,像天上的星河落在了人间。我忽然觉得,这热闹的蛴蟆节,不正是我们眷恋红尘的理由吗?在这片土地上,古老的传统与崭新的生活如此和谐地共存,就像那盏盏蛴蟆灯,既承载着先人的祈愿,也照亮着今人的欢颜。
从百度上得知,这一传统活动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南充地区发生了瘟疫(被称为“蛴蟆瘟”),村民为了驱邪避疫,听从高僧指点,开始制作蛴蟆灯并在正月十四晚上将其送走,以此祈求平安。这一习俗逐渐流传下来,并演变成今天的“蛴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