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上空战云密布,特朗普政府向伊朗抛出"两个月期限"的终极通牒,将中东推入2015年核协议撕毁以来最危险的战略对峙。 面对美国"不谈就打"的武力威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罕见打破沉默,宣称已对白宫彻底失去信任,誓言将对任何侵犯作出"毁灭性回应"。 这场牵动全球能源命脉的较量,正将两个宿敌推向全面冲突的临界点。
近期解密的外交文件显示,白宫已向德黑兰发出最后通牒:必须在60天内回到核谈判桌,否则将面临"决定性军事行动"。 这种"最后期限"式外交,延续了特朗普首个任期内"极限施压"的策略升级版。 与四年前单纯的经济制裁不同,当前美军已在阿曼湾部署双航母战斗群,B-52战略轰炸机群进驻卡塔尔乌代德基地,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打击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此次将矛头精准指向伊朗的"抵抗轴心"网络。 五角大楼近期解密的情报显示,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叙利亚东部民兵据点的军事行动,实为针对伊朗海外力量的多点清除。 这种"剪除羽翼"战术,与2020年斩首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的行动如出一辙,旨在瓦解德黑兰经营二十年的地区代理人体系。
面对美国层层加码的军事威慑,伊朗决策层展现出异乎寻常的战略定力。 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近期视察霍尔木兹海峡防线时强调,伊朗已建立覆盖2000公里纵深的"导弹走廊",部署在波斯湾沿岸的数千枚反舰导弹完成战备升级。 更令西方军事观察家警惕的是,伊朗近期成功试射"卡西姆"高超音速导弹,这种能突破现有反导系统的武器,可将以色列全境纳入打击范围。
在能源战领域,伊朗正发动"影子战争"反制。 国际航运监测数据显示,悬挂外国旗帜的油轮近期频繁在阿曼湾遭遇"技术故障",多条波斯湾航运通道出现异常电磁干扰。
尽管双方剑拔弩张,但全面冲突仍存转圜空间。 特朗普政府内部传出的分歧信号显示,国防部长奥斯汀等军方高层反对直接打击伊朗本土,担心陷入比阿富汗战争更棘手的长期泥潭。 而伊朗近期通过阿曼渠道向华盛顿传递加密信息,暗示愿在满足特定条件下重启核谈判。
地缘政治学者分析指出,当前危机本质是美伊围绕"后石油时代"主导权的终极博弈。 美国试图通过军事高压重塑中东秩序,伊朗则借能源武器维护地区影响力。 在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沙特推进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这场较量将决定未来三十年中东权力格局的走向。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报告显示,伊朗浓缩铀库存已达武器级核材料的临界点。 这个事实如同悬在波斯湾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各方必须在战争与妥协间做出抉择。 当美军F-35战机与伊朗"信仰-373"防空系统在波斯湾上空展开电子对抗,世界正见证着21世纪最危险的地缘政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