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当海外记者团踏上襄阳的土地,他们心中或许会嘀咕:这还是那个印象中老旧的汽车城吗?
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新能源景象,难道是变魔术?
“追梦中华·知音湖北”活动,可不是走马观花。
这不,来自马来西亚、科特迪瓦等16个国家的19位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在湖北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慧萍的带领下,直奔东风汽车纳米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想看看,这“襄阳速度”到底是个啥情况。
数据不会说谎。
2024年,东风纳米襄阳工厂,这可是襄阳市唯一的新能源乘用车整车项目,硬是在投产的头一年,就干出了5.45万辆新能源整车,产值高达45.1亿元!
更别说3月纳米01订单像坐了火箭,计划产量环比增长144%,日产量直逼300台。
这速度,搁谁都得说一句“瑞思拜”!
可这“纳米崛起”,光靠埋头苦干可不行。
襄阳市政府那是下了血本,把东风汽车纳米科技(襄阳)有限公司当成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破局之举”。
有政策,有资金,那支持力度,杠杠的。
你看,2023年9月,襄阳市政府联合社会资本,直接砸出1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专门投给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打造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梦之队”。
光有地方支持还不够,还得看“老大哥”给不给力。
东风汽车集团也够意思,直接把东风纳米纳入自己的战略版图,要实现“三个跃迁、一个向新”的目标,2025年新能源销量要达到100万辆,海外销量50万辆。
这盘棋下得,够大!
东风纳米也不是吃素的,纳米01一炮打响,凭借着同级领先的宽适空间、全自动泊车、十合一电驱这些硬核配置,直接冲出国门,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量突破1.2万辆。
这成绩,够硬气!
更狠的还在后面,第二款车型纳米06也蓄势待发。
这A0级SUV,车身长4306mm,宽1868mm,轴距2715mm,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最高功率135kW,采用东风汽车自研马赫E动力平台和“智焓”热管理系统。
这“量子架构”又是啥?
东风纳米技术负责人说了,这玩意儿能让车更智能、更网联、更能个性化定制。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赛博朋克”的味道了?
光有车还不够,还得有路。
襄阳在智能网联这块,也是下了狠功夫。
智能网联公交车、无人驾驶物流车、无人配送车、无人驾驶环卫车,一个个都安排上了。
数据说话,东风汽车股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物流车,已经跑了快1.5万公里;东风蓝卡、新石器慧通这些企业的无人车,也跑了11万公里,给企业省了27.4%的运输成本。
这效率,简直了!
这还不够,襄阳还在深圳、上海、无锡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招揽新石器慧通、九识科技这些无人车项目落地。
这架势,是要把襄阳打造成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大陆”啊!
要说这“新大陆”上,最引人注目的,还得是东风汽车和华为这对“CP”。
2024年1月,双方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要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云服务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些领域,搞点大事情。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也说了,要发挥华为在ICT领域的优势,助力东风汽车打造更牛的智能汽车产品。
这俩强强联合,那可真是“王炸”组合!
有了好产品,还得卖得出去。
东风纳米在国内市场,定位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想抓住年轻人的心。
在农村市场,还有湖北省政府的新能源汽车下乡补贴政策,这可是实打实的福利。
海外市场,东风纳米也没闲着,01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和马来西亚经销商签了合同,准备进军东南亚市场。
这野心,不小啊!
从国内到海外,东风纳米这是要走“全球化”的道路。
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提高品牌影响力。
回首过去,襄阳和“东风”携手四十年,铸就了千亿车城的辉煌。
展望未来,襄阳正以“满电状态”再出发,让新能源的闪电划破长空,让智能网联的星河照亮征途。
襄阳的汽车故事,未完待续。这,或许就是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