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童星关凌:985高校学历,因无法过正常人生活,重返演艺圈

小易侃娱乐 2024-12-25 10:03:40

扎着两条羊角辫的“贾圆圆”,曾经是千家万户电视机前的“小可爱”。一部《我爱我家》让关凌年仅十岁就家喻户晓,从一个普通的小学生跃升为“国民闺女”。考上985名校北京理工大学后,她成了“学霸女神”,重新定义了属于她的童年与青春。命运的安排总充满戏剧性。在阔别荧幕多年后,内心深藏的表演热爱让她重返舞台。

年少成名,“国民闺女”光环的背后

1992年,中国的影视行业正迎来变革的浪潮。在这个背景下,英达导演怀揣着开拓创新的热情,筹备拍摄我国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贾圆圆”的选角一度成了英达导演最头疼的问题。这位角色需要一个机灵俏皮、自然灵动的小女孩来饰演,只有她才能让观众感受到贾家生活中的欢笑与温情。

少年宫的一位老师拍着胸脯向英达推荐了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关凌:“她有天赋,绝对不会让您失望。”不过关凌当天因事请假,英达未能见到她。第二天,阳光洒满少年宫的走廊,关凌蹦蹦跳跳地现身。她扎着马尾,穿着朴素的小裙子,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透着机灵。英达看她的第一眼,就觉得“就是她了”。

1993年,《我爱我家》正式开播。剧中,关凌饰演的“贾圆圆”扎着双马尾,穿着花裙子,脸蛋肉嘟嘟,带着孩童特有的灵动。她的金句频出,小表情、小动作都惹人发笑。一句“你真讨厌!”成了那个时代最经典的台词之一。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看着贾圆圆撒娇、卖萌、耍小聪明,为这个家庭注入了无穷的欢声笑语。

走红之后,关凌的生活被彻底改变。在学校里,她成了同学和老师眼中的“特殊人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关凌还要面对频繁的公众活动。大部分孩子放学后可以尽情玩耍,而关凌则需要奔波于拍摄片场、广告拍摄和采访之间。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她疲惫不堪,而成年人世界的复杂也渐渐让这个小女孩感到力不从心。每当她看到同学们无忧无虑地玩闹时,她的内心总有一丝羡慕和失落:“我也是个孩子,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拥有普通的生活?”

学业为重,“学霸”成长之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理压力变得愈发明显。尤其是到了高考临近时,关凌的焦虑感达到了顶点。学校里,学霸们的目标直指清华、北大,每个人都在紧张备战,谈论的都是学习和未来。关凌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心里那股叛逆的劲头被彻底点燃——外界越是认为她会沿着演艺路走下去,她越要用自己的选择打破这种预期。

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关凌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想要暂时告别演艺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这个决定一出,全家人一片哗然。

父母虽然始终以学业为重,但他们也知道,关凌此时正是事业上升期,完全放弃演戏意味着她将错失许多难得的机会。而演艺圈的热度转瞬即逝,一旦离开,很可能再也无法回到巅峰。

关凌的父母虽然内心矛盾,却选择尊重女儿的决定。父母对她说:“无论你选择什么路,我们都会支持你,但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关凌正式宣布暂停所有演艺活动,把自己彻底关进了书房。

高考那年,关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贸专业。这是一所985名校,在当时竞争极其激烈,而她用努力与智慧证明了自己。

对于关凌来说,进入北理工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飞跃,也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塑。她不再只是“贾圆圆”,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的机会。

尽管如此,关凌从未完全放下对舞台的热爱。每当站在主持台上,面对聚光灯和掌声,她仍然会想起当年演戏时的自己。她渐渐意识到,自己对舞台的情感,并非因为逃避“贾圆圆”而消失。她开始尝试接受这份光环,而不是与之抗争。

在大学的四年里,关凌完成了从“国民闺女”到普通学子的蜕变。这段经历不仅让她学会了用知识和努力去定义自己,也让她明白了接受过去、接纳自己的重要性。她曾对朋友说:“我不再想逃避‘圆圆’的标签,因为那是我成长的一部分;但现在的我,有更多的身份可以去尝试。”

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荧幕召唤下的回归

在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关凌的职业道路和许多普通人一样——她选择了稳定的工作,进入北京电视台担任少儿节目的主持人。

主持儿童节目对她来说并不陌生,活泼亲和的风格和扎实的镜头经验,让她在主持人岗位上游刃有余。在镜头前,关凌依旧是那个让人觉得温暖可爱的“圆圆”;而在镜头后,她努力调整自己,用平静和低调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她一度以为,这种生活将会是自己想要的全部。然而,现实却一次次提醒她,“贾圆圆”的影子从未真正远离。每次节目录制结束,都会有观众留言称呼她为“圆圆”,甚至孩子们在信里也会附上小时候看《我爱我家》的回忆,亲切地称她为“陪伴童年的小伙伴”。无论她如何努力展现自己的主持人身份,公众始终将她与“贾圆圆”联系在一起。

有一次,关凌在参加一档儿童节目的录制时,收到了一封来自观众的信。信是一个年长的粉丝写来的,他详细回忆了童年时期看《我爱我家》的点点滴滴,以及“贾圆圆”给他带来的欢笑和感动。他在信中写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看到电视上的您,依然觉得您还是那个可爱的圆圆,谢谢您陪伴了我们的成长。”

2009年,一个重要的契机将关凌重新拉回了演艺圈。导演周小刚邀请她共同筹拍一部情景喜剧——《圆圆的故事》。

这部剧被定位为经典之作《我爱我家》的续集,以贾圆圆长大后的生活为主线,讲述了她作为成年人面对生活挑战的点滴。这不仅是对过去作品的延续,更是一份对观众的情感回应。

拍摄期间,关凌不仅亲自出演贾圆圆,还承担起部分导演的职责,参与到剧本创作和角色塑造中。她在现场时常一人分饰多角——一会儿与搭档反复琢磨台词,一会儿跑到幕后与导演讨论拍摄细节。

为了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成长,她经常熬夜研究剧本,甚至在镜子前练习角色的情绪表达。一场贾圆圆与母亲争吵的戏,她演了整整十几遍,从语气到眼神的变化,都一一打磨。关凌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她希望通过角色的蜕变,让观众看到她在演艺道路上的进步和成长。

《圆圆的故事》播出后,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观众感慨:“熟悉的‘圆圆’回来了,但又不再是小时候的模样,她变得更成熟、更真实了。”这种反馈让关凌感到欣慰,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表演仍然是她内心深处无法割舍的热爱。

重返演艺圈后的关凌,并没有单纯复刻过去的童星光环。她逐渐拓宽了自己的戏路,从温馨家庭剧到现实题材的故事,她不断尝试更多元化的角色,用更加成熟的表演方式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同时,她还保持着主持人的身份,活跃在各类综艺节目和大型晚会中,成为荧幕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家庭生活中,关凌则尽可能扮演一个好母亲的角色。她不仅陪伴孩子成长,还用幽默和智慧面对育儿的琐碎。例如,当她辅导孩子作业时,也会忍不住吐槽:“孩子是我的心头肉,但数学题真是我的绊脚石!”这种平凡又真实的生活态度,让她在观众中多了一层亲切感。

爱情与家庭,幸福生活的书写

关凌与她的丈夫姬云飞的爱情故事,源自于拍摄《圆圆的故事》的过程中。当时,姬云飞已经是一位成熟稳重的业内人士,年长关凌17岁。他们初次相识时,关凌不过是《我爱我家》中那个扎着小辫子的“贾圆圆”,而姬云飞则是一个站在幕后忙碌的工作人员。

多年的时间让他们各自在生活和事业中成长,直到《圆圆的故事》的拍摄,让他们再度相遇。这一次,姬云飞不再只是她的前辈,而成了能倾听她心声、理解她追求的知己。

2011年,关凌和姬云飞步入婚姻的殿堂,婚礼现场温馨而浪漫,许多曾经与她合作的老朋友都到场祝福。这场婚礼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也标志着关凌人生中全新篇章的开启。

婚后,关凌与姬云飞有了一儿一女。作为母亲的关凌,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她希望孩子们既能继承父母的优点,又能保持一颗童真的心。她并不强求孩子必须优秀,而是更注重陪伴和引导。她说:“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我不想让他们生活在压力之下,我希望他们快乐地成长。”

虽然婚后生活幸福,但关凌并没有完全离开自己的职业领域。作为演员,她用心对待每一个角色,接演了多部有意义的影视作品,尝试用更成熟的表演来赢得观众的认可。

与事业相比,关凌更看重的是家庭的幸福。她从未让事业占据自己生活的全部,而是始终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拍戏或主持工作时,她会全力以赴,努力呈现最佳状态;但一旦走出片场,她就会毫无保留地将时间留给家人。

如今的关凌,不再纠结于外界的评价,也不再抗拒童星的光环。她用自己的方式将“贾圆圆”的记忆与现实生活融合,让它成为她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也成为她人生故事的一部分。

在社交平台上,关凌经常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她会晒出与孩子一起做手工的照片,会记录下丈夫为全家做饭的温馨瞬间,也会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她用真实而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让观众看到,一个从童星到演员、从主持人到母亲的多面关凌。

0 阅读:17
小易侃娱乐

小易侃娱乐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