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集采药疗效问题,上海瑞金医院的郑民华主任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如当年疯狂谩骂攻击张文宏主任一样,很多民粹上头的人,又开始把大帽子扣向郑民华主任的头上。以至于,郑民华主任连夜注销了自己的社交账号。
事情的源起,是因为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作为上海市政协常委的郑民华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药品集采对降低医保和老百姓负担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这么低价的情况下,药物质量可能不稳定,老百姓、他们医院和医生感受到的情况是“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肠道准备的泻药不泻或者量不够”。
在会上,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名向上海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他也被坊间称之为集采药“吹哨人”。
提出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郑民华为代表的上海医药领域的委员们,包括来自北京医药领域的委员们,他们也都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实际上,作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才有最真实的实践和感受,基于实践提出来的问题,是一种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但在有些人眼中,却成了对集采药制度的否定,是“包藏祸心”的利益诉求,认为郑民华他们之所以提出意见,是因为集采药动了他们的奶酪。
但凡认真看一下郑民华主任的建议,就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郑民华主任从来没有否定过集采药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也极度认同这种降低患者成本的做法。集采本身没有问题,通过集采的手段把所有药品价格都谈下来也是应有之义。他反对的不是集采,不是仿制药,而是质量得不到保障,一致性评价标准过低,导致药效全靠运气,最终损害的还是患者的切身利益。
如果说行业主管单位或集采涉及的相关企业,对郑民华主任有意见的话,还可以理解,毕竟涉及他们的根本利益,但有些人也跟风举起大棒朝郑民华主任挥来,挺让人遗憾的,确切说是一种悲哀。
这些人,就像当年对待张文宏一样,抬手就是大帽子,张口就是各种中伤,把张文宏医生批成走资派、某瑞代言人,四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方式对待郑民华主任。这些人,真的愚蠢到不值得同情,被人卖了还乐颠颠的帮着数钱,一边数还一边抱怨把自己给卖低了。
如果愿意的话,就继续被民粹牵着鼻子走吧,但有一点要记住了,当尘埃落到你的头上时,一定不要抱怨,把话憋在心里好了,直到憋出内伤,也不要张嘴,这是你自己修来的,忍住,忍好了!
确实,不管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但凡能够在市场流通,能够进入集采的,一定是符合我们药典标准的,本质上并没有真假之分。但是,它的区别在于,药源和辅料的质量是存在区别的,药品的生物利用度也是存在差别的,所以在临床使用时,带来的必然是疗效的差异,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有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大小的问题。
这就像你泡一杯茶,你用一茶匙泡出来的是茶,两茶匙三茶匙泡出来的依然是茶,但它的口感和劲道是截然不同的。
还有不少人在讲,不管是国产和原研,最终的决定权在患者手里,他们可以选择嘛。这个问题,别说是患者毫无选择权,即便是诊治医生,他也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实际上,医生最明白哪些是有效果的,他也愿意开哪些,但是具体开哪些?开多少?他的决定权很多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专业判断。
因为,医生的处方,不是你想怎么开就怎么开,除了专业上的审查之外,还有审计上的核查,如果一个医生总是开原研药,患者不找他麻烦,医院和审计部门就找上门来了。你为什么总是开价格更高的原研,是不是和厂家和药代有利益输送?
这就如同单位采购一样,很多正规的大企业,采购时一般不会到市场上随便大把抓,他们都有一个集采库,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入库后成为备选,如果这家企业老是在库中选择某一供应商,那么负责采购的就会有麻烦。所以,即便关系足够硬的供应,也会经常换个马甲。
再者,你以为剩余的原研比例,能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郑民华主任说得可能不完全对,但他提出这个问题,却是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谩骂攻击他的人,真的不知道你们都是什么脑回路。
清扬
谁质疑他说的麻药效果,下次就用这种麻药!
没有昵称
网红蚁是另一回事儿。
陆初雪
[静静吃瓜]所以哪个药具体有什么问题?[doge][doge] 是质检问题还是价格问题?[哭笑不得] 有没有数据实证。[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