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3年,时年100岁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一次闭门会议上提出惊人观点: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可能成为首个发动进攻的国家,而目标将锁定三个关键对手。
这一预测迅速引发国际热议,毕竟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至今仍受《和平宪法》约束,且长期以“和平国家”自居。
但基辛格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从历史恩怨到现实军事扩张,日本的战略野心从未真正消失。
那么为何基辛格认为日本会铤而走险?中国是否会成为首要目标呢?
【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阴影】
二战期间,日本就像一头被战争狂热驱使的猛兽,将侵略的铁蹄无情地踏向亚洲各国。
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悍然入侵中国东北,拉开了长达 14 年侵华战争的血腥帷幕。
除了中国,日本还将战火蔓延至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
日本的军国主义,就其本质而言,是极端民族主义与扩张野心的畸形结合。
他们笃信日本民族的优越性,妄图通过侵略战争来建立所谓的 “大东亚共荣圈”,实现其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黄粱美梦 。
这种极端思想驱使下的日本军队,毫无道德底线,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战争罪行 。
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阴影至今笼罩不散,这也为基辛格关于日本可能在三战中率先发动进攻的预言,提供了令人不安的历史背景。
【目标一:美国 —— 昔日恩主,今日宿敌?】
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日美同盟一直被视为全球最紧密的军事同盟之一,这一关系始于二战之后,美国对日本实施了长达七年的占领与改造。
历史上,美国二战时制裁日本,投原子弹;经济上,1985 年《广场协议》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 ,这些都让日美关系暗流难平 。
所以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极端情境下,日本对美国发动攻击并非毫无可能……
摆脱美国的长期控制,一直是日本部分势力内心深处的渴望 。
日本若能在三战中击败美国,便有机会彻底摆脱美国的枷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重新掌握国家命运的主导权 。
除此之外,日本的扩张野心从未彻底泯灭,在全球局势混乱的三战背景下,日本妄图通过攻击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掌控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话语权,若日本能成功削弱美国,便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美梦 。
从军事能力来看,日本近年来不断加强军事建设,自卫队的实力不容小觑 。
日本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如 F - 35 战斗机、“宙斯盾” 战舰等,其军事工业也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
日本自卫队的训练水平较高,士兵素质过硬,在多次联合军演中都展现出了较强的战斗力 。
而与美国相比,日本的军事力量仍存在较大差距 ,毕竟美国拥有全球最庞大、最先进的军事力量,其军事预算常年位居世界首位,拥有众多海外军事基地,具备全球投送和作战能力 。
美国的核武器库更是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是日本所无法比拟的 。
日本若对美国开战,将面临来自美国海、陆、空全方位的强大打击,其本土也将遭受严重威胁 。
但在三战的混乱局势下,一切皆有可能,日本或许会孤注一掷,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冒险一搏 。
【目标二:中国 —— 历史宿敌,现实威胁?】
中日两国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而其中的恩怨情仇也如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当前中日关系在多领域态势复杂,经济上,两国作为亚洲经济大国依存度高,2022 年双边贸易额达 3.43 万亿人民币,互为重要贸易伙伴。
但政治外交领域矛盾频发,影响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领土资源问题是敏感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无视事实妄图占据,派船只巡逻、纵容右翼登岛。
东海资源开发争议不断,日本主张按“中间线”原则与中国争油气资源,还批准企业在争议海域勘探。
台湾问题上,日本行径破坏中日关系,台湾是中国领土,日本却与“台独”勾连,政客窜访、发表支持“台独”言论。
日本还在军事上支持台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但如果日本胆敢进攻中国,必将面临中国全方位的军事反击,其本土也将遭受严重打击 。
中国拥有强大的战争潜力,在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下,能够迅速动员起来,投入到保卫国家的战斗中 。
日本进攻中国,不仅在军事上难以取胜,还将面临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其经济和国际地位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
【目标三:澳大利亚 —— 为何成为日本目标?】
二战期间,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仇恨可谓刻骨铭心 。
1942 年 2 月 19 日,日本联合舰队四艘航母靠近澳大利亚达尔文港,242 架战机发动闪电攻击。
当时达尔文港是盟军重要中转基地,驻 1.5 万士兵,储大量物资,但防守薄弱,防空武器匮乏,空军大多外调,仅 12 架美军 P - 40E 战斗机且飞行员多为新手。
日军 8 点 45 分开始首轮轰炸,188 架飞机狂轰滥炸超一小时,商船、军舰起火。陆基轰炸机展开第二波攻击,达尔文港重创,30 架飞机炸毁,236 人丧生。
1942 到 1943 年,日军对达尔文港空袭 58 次,对澳近 100 次,该事件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珍珠港事件”,炸弹远超空袭珍珠港。
除了空袭,日本军队在对待澳大利亚战俘时的残暴行径,更是让澳大利亚人对日本恨之入骨 。
在东南亚战场上,澳大利亚军队与日军交锋,不少士兵沦为战俘 。
日军全然无视国际公约,对战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和屠杀 。
在新加坡战役中,1.5 万澳军投降,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地狱般的生活 。
日军对战俘肆意打骂、枪杀、活埋,还将他们用于人体实验,最终这 1.5 万澳军活下来的不到 7000 人 。
在修建泰缅铁路时,大量澳大利亚战俘被强迫参与劳作,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遭受着饥饿、疾病和劳累的折磨,许多人因此丧生 。
这些暴行让澳大利亚人对日本的仇恨达到了顶点,也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宛如一座巨大的宝藏,令资源匮乏的日本垂涎三尺 。
【三战爆发的可能性及日本的行动考量】
在当今国际社会,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地区冲突和矛盾从未彻底消弭,局部战争的阴云时常笼罩 。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双方在战场上激烈交锋,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让欧洲乃至全球的安全局势变得愈发紧张 。
巴以冲突同样激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加沙地带的民众深陷战火之中,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 。
这些地区冲突就像一个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一旦局势失控,就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将更多的国家卷入其中,从而增加三战爆发的风险 。
国际社会对日本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建立了一系列监督和制约机制 。
联合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国际组织,在监督日本的军事发展和国际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联合国对日本的军备发展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其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发展进攻性武器 。
国际条约也对日本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和平宪法》规定日本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 。
《禁止核武器条约》禁止日本拥有和发展核武器,限制了日本的军事扩张 。
而这些监督和制约机制并非坚不可摧 ,近年来,日本在军事上不断突破限制,试图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 。
【结语】
基辛格的预测并非必然,并且还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若全球秩序瓦解,日本仍可能成为最危险的变量。
所以对中国而言,唯有保持强大威慑与清醒认知,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参考资料:
抖音——中华网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