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购物到餐饮外卖,从打车到房屋租赁,一个个小小的APP,“承包”了现代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然而,在带来无数便利的同时,它们造成的个人潜在信息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大学生小西一度为手机上购物APP的“过度智能”感到苦恼:“和室友聊天中提到的化妆品或者零食,就算从没用手机搜索过,也依然会出现在各种APP推荐的首页,感觉自己就像是被这些APP监视了一样。
所谓“过度智能”,其实是手机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体现。
普通人信息被违规收集,带来的可能是财产的损失,而商业精英们手机中的信息被泄露,失去的很有可能是多年打拼而来的基业。
前段时间,启明创投被指在一家创业公司Orillusion线上视频会议路演期间,疑似通过窃听等方式,帮助第三方“套取商业机密”。
该事件被暴露后,启明创投声誉受到极大影响,投资项目也有被隔停的风险;而信息被泄露的公司,也险些因机密暴露,出现经营危机。由此可见,手机信息泄露,对商界人士的打击之大。
其实,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全社会对手机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部相关法律和规定,筑牢个人信息保护之盾,让个人信息保护更为切实。
然而,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试图通过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牟利。他们有的人,通过将不合理条款藏在大量隐私协议文本中,利用用户“懒得认真逐条阅读”的心理投机取巧,或是在用户拒绝授权某项权限后,反复频繁跳出征求同意提示框,干扰我们正常使用,诱惑用户自行开放权限。扫码、点击链接后“偷偷安装”的APP也层出不穷,窃听软件安装的方法更是数不胜数……个人信息想要得到彻底保护,还需要多方共同配合。
平台有法条管束,手机厂商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方面的性能,成为用户信息的守护者。比如OPPO 最近发售的Find N3,在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上,个人认为做得已经比较全面了。
它搭载目前商用最高等级的国密二级安全芯片,以及内部实验室自研的”孤岛“技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为隐私和数据安全打造了固若金汤的“绝对防御领域”,可以为我们的机密文件、个人生物信息、设备状态与云端传输提供时时刻刻的锁定与守护。
据了解,Find N3 安全方案通过了当前最高等级的CC EAL5+级安全认证,这也意味着其是目前市面上最安全的手机。
基于这个安全芯片基础,Find N3还带来了三段式物理按键,你可以一键关闭摄像头、麦克风、定位敏感权限等,这样在商务会谈中,就不会出现手机窃听、信息泄露等商务事故。
此外,针对通话漏音问题,Find N3 还采用了双振膜发声单元,实现最高3.5倍声音隔绝效果,在距离手机 30cm 处基本无法听清通话内容,保证了我们日常通话的私密性。对于手机截图时经常会忘记涂抹的个人信息、机票、银行卡号等私密内容,Find N3也可以智能自动模糊处理,进一步避免信息泄露。
除了顶级的安全性能,Find N3还针对商务人士办公效率做了功能改进,通过文件随心开、随身工作台、文件任意门等功能,你可以打开40种文件类型,实现IOS和安卓系统文件传输,查找文件也相对更为便捷。
安全方面,做到了行业顶端,效率方面,又解决了商务人士难题,包括万科王石、微博来总、网易丁磊在内的许多高端商务人士,都抢先用上了这款手机。据OPPO官方给出的数据,Find N3已经拿下天猫折叠屏手机热销榜冠军、抖音折叠屏销量&销售额冠军。
除了在安全性能上发力外,为保障手机用户的信息和隐私安全,个人认为,智能设备厂商、移动运营商、互联网厂商包括APP开发者,也更应该做到保持自律守法,主动提升代码安全工程能力。
当然,手机使用者也应注意避免隐私被侵犯,比如认真阅读app安装规定,个人定位、电话等相关信息拒绝授权;
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恶意软件、病毒和间谍软件侵入手机,同时定期更新病毒库;
除非能确定链接的来源,否则不轻易打开短信、邮件等途径分享的链接;
尽量不要使用手机银行、社交网络的等应用程序的自动登录功能,防止其他人来访问我们的个人信息;
总之,保护手机隐私是一个长期工程,我们需要提高安全意识,积极举报违法违规信息采集行为,多方努力,合力治理,才能形成信息安全的良好局面,让我们的信息和数据更安全地储存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