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并非一味消极地龟缩家中防守,任孙家来犯,他有机会也会出击,且并非在其势力最强盛之时。
孙策在击败刘勋后,趁热打铁进攻黄祖,经沙羡之战让黄祖瞬间回到从前,故而黄祖鼎盛时柴桑并非孙家领地。
当黄祖元气稍有恢复之际,或许是孙权刚亲政的那数年,又或许是他忙于在江东进行为期三年平叛的那段时间。
黄祖让其子黄射带领数千水军朝着柴桑进发,彼时负责守卫柴桑的乃是别部司马兼柴桑县令徐盛,他本有五百人马,可当时守城的仅有两百人。
黄射下令部下全力攻城,徐盛指挥官兵竭力抵抗,致使黄射军伤亡惨重仍攻不下城,士气低落。此时徐盛抓住战机,率两百人出城冲向黄射军。
黄射遭遇惨败后,就再也不敢觊觎东吴了。他呀,其实向来是逢战必输,虽人品才学还行,但打仗方面着实差得很。
实际上黄射年纪已然不小。甘宁称黄祖老迈昏聩,黄祖任江夏太守十九年,五六十岁才当太守,他是长子最多小十几岁,孙权在黄祖任太守十年后继位,那黄射这时也有五六十岁了。
自那以后就再也不见有关黄射的任何记录了,在那个时期,于那样的年纪患病而逝也可算长寿之人了。
咱们的老寿星黄祖已年届七八十啦,其头脑不比往昔,身体也无力再亲赴战场,可仍旧毫无畏惧。
207 年时,曹操欲北征乌桓,恐刘表背后袭许都,便借朝廷之名,命孙权去攻打荆州,好使刘表心生后顾之虑。
于孙权而言,黄祖休整三年而他亦平叛三年,想攻克黄祖实非易事,可只要能骚扰江夏使刘表无暇北顾,那他便算达成任务。
孙权的表哥徐琨极有可能在这场战斗中丧生。他那样的地位本不应冲锋在前,却遭流矢射死,或许是他所率部队遭歼灭性重创,然而并无任何相关记载。
于是这场战斗的结局是孙权带着部分江夏百姓回到江东。对防守的黄祖而言,百姓遭杀戮掠夺难以避免,入侵者撤走就算胜利了。
曹操数次征伐张绣与昌豨,三征张绣无果,五攻昌豨未克,往往是他取胜后却撤退,虽无重大损失,但众人皆言张绣和昌豨厉害。
同样状况的黄祖,孙家兄弟三次征伐都未胜,可众人却言其屡战屡败,实则因《吴书》只记孙家胜绩而不提其失利,致使人觉孙家每战皆赢,这般写史,实令人诧异!
江夏之地的局势现今正朝着愈发复杂的方向发展,仿佛一团乱麻般难以理清。
甘宁对襄阳与江夏颇为熟悉,他向孙权进言,刘表父子不成器,必被曹操所吞,我方应抢先行动,而欲吞刘表就得先除掉黄祖。
接着他向孙权讲述江夏如今的情况:黄祖年老且懈怠政事,致使财谷匮乏。其身边人趁机谋私,对下克扣,导致官兵百姓不满。钱款被吞,船舰破旧,兵器损坏,农耕与军队皆废弛,毫无章法。
由于黄祖和苏飞的内耗争斗,量变逐渐发展,质变已悄然临近,黄祖的覆灭无疑成为了一种必然结果。
孙权在这场战役中最终获得了胜利,正因如此,关于此战有着极为详细的相关记载。
听闻孙权来犯,黄祖命张硕作前锋出击,让陈就当水军都督统领舰队,而年迈的他自己则亲自留在夏口城驻守。
孙权军前锋凌统颇具个性,常率数十亲信乘一船远离大部队数十里。那日远离部队的他恰与黄祖前锋张硕于江面相逢,虽张硕人多船多,他却毫不畏惧,率众登舰斩杀张硕,其手下皆献船而降。
听闻张硕死去,黄祖下令于夏口城外汉水与长江交汇之处,横着停放两艘大型蒙冲巨舰,以几股粗绳并连,两端系大石作“锚”固定江面,两船有上千人,弩射交叉,箭似雨落,致孙权军难以通过。
前部大督周瑜遣众多舰船猛冲江口两艘蒙冲,然诸多船只遭黄祖军于崖顶掷石击毁,见此大规模攻击损失惨重不可行,遂命董袭、凌统为队长率百人敢死队,着双层铠甲,乘大船冒箭石冲向蒙冲。
董袭不顾一切地挥刀猛砍,终将固定蒙冲的两根大绳索斩断,于是蒙冲被江水冲正,孙权的大军借此顺利冲过江口。
黄祖命水军都督陈就带领水军抵御孙权船队,平北都尉吕蒙率前锋勇猛激战,陈就阵亡,吕蒙亲自把他首级挂于旗杆,黄祖水军因主帅亡而大乱。
孙权军队势如破竹,水陆齐发,凌统率主力精锐全力攻打夏口城,待吕蒙剿灭黄祖水军时,夏口城已被凌统拿下。黄祖出逃,这次没了沙羡之战的好运,被东吴骑兵冯则追上斩杀。
果如孙策与甘宁所说,刘表之所以能张狂,皆是因有黄祖做其爪牙,一旦没了这爪牙,收拾刘表轻而易举!
(《理想之国十》)或者(《理想之国》之十)。
上篇:看似是东吴背景板的黄祖,实则是相当厉害的角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