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赢了,86比78,啃下了关岛这块“硬骨头”。
但说实话,赢得真让人捏一把汗,甚至有点闹心。
不是说赢球不好,而是赢球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实在让人不得不担忧。
你说,内线没周琦被打爆更让人头疼,还是后卫没了赵继伟组织不力更让人上火?
这真是一个让人难以抉择的问题。
没周琦,内线被打爆!
先说说内线吧,没了周琦,那真叫一个“空虚寂寞冷”。
不是说胡金秋不努力,也不是曾凡博不拼命,但身高、体重、对抗强度,那是实打实的差距。
关岛队那俩内线,简直在咱们禁区里予取予求,一个砍下16分,一个狂轰32分,这数据,看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想想,周琦在的时候,那是内线的定海神针,能攻能守,还能保护篮板。
现在呢?
胡金秋顶在五号位,身高劣势太明显,曾凡博打四号位,身体对抗又吃亏。
这内线,就像一个没了门闩的房子,风雨飘摇,让人心疼。
也不是说胡金秋和曾凡博不努力,他们也想顶上去,也想扛起内线的大旗。
但是,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内线也不是靠一个人就能撑起来的。
需要的是整体的配合,需要的是战术的支持,更需要的是身体对抗上的硬度。
这些,恰恰是目前这支中国男篮所欠缺的。
想想去年的那场比赛,中国队大胜关岛队,那是因为我们有周琦,我们有内线的优势。
但现在,没了周琦,我们的内线优势荡然无存。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我们是不是过于依赖周琦了?
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对其他内线球员的培养?
曾凡博,这是咋了?
再说说曾凡博,上一场打得风生水起,让人眼前一亮。
但这场呢?
25分钟的出场时间,仅仅拿到两分,这数据,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是状态不好吗?
还是战术不适应?
或者是对手对他进行了重点盯防?
或许都有吧。
但更重要的是,曾凡博还年轻,他还需要更多的比赛经验,他还需要在比赛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他有潜力,他有天赋,但他需要时间和机会。
我们不能因为一场比赛的失利就否定他,我们应该给他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而且,曾凡博的定位也需要明确。
他到底是打四号位还是三号位?
他的特点是什么?
他的优势在哪里?
这些都需要教练组好好研究和思考。
不能把他当成万金油,什么位置都让他打,这样反而会限制他的发展。
赵继伟不在,乱了!
没了周琦,内线被打爆,还能想办法弥补。
但没了赵继伟,后卫线组织不力,那真是雪上加霜。
赵睿和徐杰都是好球员,但他们都不是组织后卫,他们更擅长的是突破和得分。
让他们组织全队,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没了赵继伟,中国男篮的进攻就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缺乏整体的配合和流畅的运转。
球员们拿到球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不知道该传给谁,也不知道该怎么跑位。
进攻打得磕磕绊绊,效率极低。
赵继伟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组织能力上,更体现在他的经验和冷静上。
他在场上,能够稳定军心,能够指挥队友,能够掌控比赛的节奏。
他就像一个大脑,指挥着整个球队的运转。
没了这个大脑,球队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变得混乱不堪。
徐杰,真不行吗?
徐杰,身高是硬伤,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在CBA,他可以用自己的速度和灵活性弥补身高上的不足。
但在国际赛场上,面对那些身高马大的对手,他的身高劣势就会被无限放大。
这场比赛,徐杰的出场时间只有15分钟,没有得分,组织方面也表现平平。
这并不是说徐杰不努力,而是他的身高确实限制了他的发挥。
面对关岛队那些身体强壮的后卫,他很难突破,很难传球,也很难防守。
但这并不意味着徐杰就没有价值。
他有速度,有灵活性,有投篮能力,他依然可以成为球队的奇兵。
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发挥他的优势,如何避免他的劣势。
这需要教练组好好研究,需要给他制定合适的战术。
而且,我们也不能对徐杰要求过高。
他毕竟还年轻,他还需要更多的比赛经验。
我们应该给他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赢下关岛,当然值得高兴,但更重要的是,要从这场比赛中吸取教训,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内线没周琦被打爆,后卫没了赵继伟组织不力,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解决这些难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我们需要加强对内线球员的培养,我们需要发掘更多的组织后卫,我们需要提高整体的战术水平。
中国男篮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我们不能总是依赖某一个球员,我们需要打造一支整体实力强大的球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让中国篮球重回巅峰。
所以,赢下关岛,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更加拼搏,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而至于内线和后卫,哪个更让人头疼?
或许,真正让人头疼的,是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中国男篮变得更强大。
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