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为何不挂“中央人民政府”牌匾?周总理反对,伟人指出缘由

归客来去 2024-04-14 04:52:53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南海一直是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我国很多的党政机关都会在门口处,挂一副匾额来提示广大人民群众。

然而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中南海,这个最神圣最庄严的地方,却没有挂上匾额。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南海的来历

提起中南海,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肃然起敬。

中南海始建于辽代,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们的游玩之地,他们把这个地方命名为瑶屿。

辽朝灭国后,金朝入驻中原,把首都迁到了迁到了中京,也就是如今的北京。

直到这个时候,中南海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他们把中南海建设地美轮美奂,建筑层层叠叠的相互错落着,各种亭台楼阁装饰的雕梁画栋,数不胜数的奇山怪石与澄澈碧湖相得益彰,令人看的眼花缭乱。

中南海是金朝顶级的宫廷禁苑,先后命名为大明宫、万宁宫。

到了元代,忽必烈把都城定在了北京,而中南海在这个时候也正式成为了皇家园林。

他们在前朝的基础上又继续对中南海进行了扩建,而中南海这个名字也是元朝正式命名的。

可能很多朋友们会问,不是叫中南海吗?海在哪里呢?北京怎么可能会有海呢?

有一种说法是,海在蒙古语中是花园的意思,而中南海又是元朝的皇家园林,所以才被称为中南海。

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蒙古地处内陆,没有沿海地方,而蒙古也没有大面积的湖泊水源,所以才将中南海冠之以海。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朱棣迁都北京。

中南海再一次成为了皇家园林。

明朝统治者们开辟了南海,扩充了太液池的范围,基本完成了三海的布局,还扩建了许多宫殿建筑。

到了清代,众所周知,清朝的统治者特别热衷与皇家园林的修建,什么圆明园畅春园以及颐和园等等,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的。

至于中南海,统治者们当然不会放过。

而且这个时候的中南海政治意义也十分浓厚,清朝的皇帝们经常在此地大宴群臣,处理政事,以及会见一些外国使节。

康熙皇帝就会经常在中南海的勤政殿里批阅奏折,处理国事。

戊戌变法时,光绪皇帝的政令全部从中南海发出传达全国,后被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长达十年。

清朝灭亡后,袁世凯霸占了中南海,将这里设置为了总统府,并且还将中南海的宝月楼改为了新华门。

这段时期,国内混乱,军阀连年征战,以及日本的烧杀抢掠,使我中华大地满目疮痍,遍地硝烟。

各种珍贵的历史建筑也在这一时期遭到大规模的毁坏,中南海也不例外。

北平解放后,党中央将中南海重新修缮以及清理了一遍,只等着毛主席的入住。

但毛主席这时候却不愿意入住中南海,这是为什么呢?

在香山的毛主席

中南海作为我国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一直以来是我国最神圣最庄严的地方。

然而在新中国建立后,即将给中南海挂上人民政府地匾额时,却遭到了周总理以及毛主席的阻拦。

但随后毛主席的一番话,则让众人恍然大悟,那么毛主席究竟说了什么呢?

北平解放时,党中央决定将政府从西柏坡迁到北京。

然而由于我党长期是在农村工作,没有管理城市的经验,突然搬到大城市,一时间肯定会不习惯。

并且由于北平刚刚解放,城内鱼龙混杂,三教九流众多。

同时大量的国民党特务也潜伏其中,为了安全起见,党中央不会在这时候入驻北平。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地方来暂时过渡一下,这个地方既不能离农村太近,也不能离北京太远。

党中央思来想去,只有香山是最适合的。

为了安全起见,党中央没有直接进入北平,而是暂时来到了离北平城区20公里处的香山上。

香山地势险要,植物茂密,环境清幽,这个地方最适合不过了,也令毛主席十分满意。

因此香山就这样成为了当时党中央临时办公的地方。

党中央在香山驻扎了半年,而就在这半年里,党中央发起向国民党全面进攻的命令,毛主席也在这里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

同时我党还在这里筹备了新中国的建立,接见了很多中外人士。

而毛主席也是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才搬进北平。

不过,在进入北平之前,其实还出了一段小插曲。

在香山时,党中央就已经决定将中南海定位为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只不过这时候的中南海,再也不是之前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了。

它变得破败不堪,园内杂草丛生,房屋建筑一片狼藉,澄澈的湖泊也变成立臭气熏天的臭水沟。

这样的环境显然不适合办公,于是中南海的清理工作就开始了。

又是修缮房屋,又是河道排污,经过数月时间的修缮清理,虽说没能让中南海重现往日的荣光,但至少中南海变得干净整洁不少。

清理完毕之后,党中央开始陆续搬到中南海进行工作,然而毛主席却不愿搬走了。

他给出的原因是我党不是李自成,一进城就住皇帝住过的地方。

而且中南海还是封建王朝的产物,住进去的话不符合我党的形象。

可香山离北平城区还是有一段的距离的。

要是毛主席不愿住进中南海的话,他白天进入北平办公,晚上回到香山休息,路上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晚上回到香山都已经半夜。

为了毛主席的安全考虑,党中央执意让毛主席搬进中南海,可毛主席就是不听。

党中央无奈之下举行了一次小会议,会议上众人就毛主席搬进中南海这个问题进行投票表决。

最终大多数人都同意毛主席搬进中南海,少数服从多数,毛主席无奈之下才搬了过去。

不过虽说搬进了恢弘壮丽的中南海,但是毛主席时刻牢记历史的教训,坚决不学李自成进入北京的那一套恶劣行为,生活上依旧保持着简朴的作风。

随着党中央陆续的搬进中南海,各个政府机关都准备完成,也都陆陆续续的挂上了匾额。

而作为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全国政治中心的中南海自然也要挂上匾额。

可这个匾额最终却没有挂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不上匾额的原因

新中国建立时,工作人员要为中南海挂上匾额,可是却遭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反对。

中南海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挂上匾额再正常不过了,可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什么要反对呢?

直到毛主席说出了原因,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让这个神圣又庄严的地方没有挂上匾额呢?

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齐燕铭,看到别的政府机关都相继挂上了匾额,中南海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不挂呢?

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匾额的材质要是用普通木头来制作的话,那不得让外宾笑掉大牙。

因此为了中南海的匾额,齐燕铭可是费劲了心思。

他东找找西找找,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木料来制作匾额。

就在他即将放弃的时候,中南海的某个大殿之中,一块木料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上前一看,眼前的木料令他震惊不已。

只见这木料纹如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当如金玉,这不正是金丝楠木吗?

齐燕铭狂喜,用金丝楠木来制作中南海的匾额最合适不过了!

随后他立即就找来工匠制作匾额。

匾额制作完成后,齐燕铭亲手提笔,在上面写下了中央人民政府几个大字。

可正当他要将匾额挂上去的时候,周总理却给出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的是人民,匾额代表的是旧社会的那一套。

而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了,是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人民在前,政府在后。

如果这块匾额挂上去,将会令人民心生胆怯之意,人们会觉得我们中央人民政府高高在上。

这样就拉开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这不符合我党的政治理念。

众人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为中南海悬挂匾额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毛主席听闻这件事后,也非常认同周总理的看法。

他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融入到人民中的,而不是让人民融入到共产党中的。

匾额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过去老百姓们报官都会看到衙门上的牌匾,这块牌匾会令他们感到害怕,一进入衙门就会觉得胆怯。

而我们的人民政府,是平等公平的政府,是让老百姓们挺直腰杆站起来的政府,不是过去旧时代官僚主义浓重的封建政府。

就这样,中南海至今都没有匾额,而那块用金丝楠木铸造的匾额,则放在了博物馆里用来供游客们展览。

但如果有人路过中南海的话,就会看到新华门内的影壁上,书写着令人震撼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

那么这五个大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是因为有人觉得,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中南海,要是没有什么醒目的标语或者象征的话那也不太合适。

1961年,毛主席在建党40周年庆典上,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五个大字。

而到了1967年,周总理为了给中南海一个醒目的标语,便将这五个大字镌刻在了新华门内的影壁上。

这就是影壁上五个大字的来历。

中南海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它见证了数个王朝的覆灭,也见证了数个王朝的崛起。

每一代王朝的统治者们都会格外关照这个地方,不断地为它增添新的建筑。

它的身上写满了国家兴亡的历史,也代表了无数惨痛的教训。

朝代兴盛,便会在这里大建土木,以满足贵族们的日常游玩。

而王朝末期时,统治者依旧在这里大兴土木,以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然后在穷奢极欲中,亲手把自家的王朝推倒覆灭。

它见证了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历经战乱,辉煌过,破败过。

在它的身上充满了国家兴亡的历史,以及惨痛的教训。

结语

时至今日,中南海是我们国家的主要象征之一,它是我们没个中国人心中最神圣最有威严的地方。

而当我们从新华门经过时,看到门口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的五个大字,都会心生震撼。

就是这朴素的五个大字,代表了我党的政治理念。

作者:薇薇简

编辑:薇薇简

本文由“归客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2

归客来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