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不能外出,家长憋疯了,孩子也跟着疯了,网友:笑出鱼尾纹

熙熙谈古今 2020-02-06 23:34:51
随着新型肺炎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人开始坐不住了,从过年到现在,很多人为了自身的安全,硬是忍着出门、串门的冲动,规规矩矩待在家里。可是现在毕竟是过年啊,要放在以前,此时正是大家娱乐放松的好时机,可是现在呢?却不得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是难为大家了。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一批家长已经“憋疯了”,在家中又是唱又是跳的,而孩子们呢?也差不多……简直笑出鱼尾纹。 孩子,现在可是不能出门的状态啊!一整箱牛奶,就被你这么毁掉了,那可是战斗准备的“军粮”啊,难怪宝妈要气吐血了。

一大瓶面霜,便宜点几百,贵一点几千,结果被熊孩子抹得到处都是,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钞票啊!哎,孩子蹲在家里不出门,宝妈可就悲催了。

两个小祖宗居然跑到厕所玩起了马桶,就算刷洗得再干净,也会让人心里不舒服吧?不知道家长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估计宝妈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肯定会泪流满面的。一支口红毁了,孩子满头满脸都是血红的一片,又没了钱,还要洗孩子,换谁的血压不得飙升啊?

嗯,东西吃够了,那咱就往头上抹抹,洗洗头。希望家长能够控制住自己躁动的双手和内心,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一面雪白的墙壁,此时已经密密麻麻,都是各种小贴画了。真佩服这孩子,真有耐心,能够把这么多这么小的贴纸挨个贴到墙上,还真是没事情做了。

什么是“熊孩子”? 这个词常被网友用来形容调皮的孩子,指孩子岁数小不懂事。这一称呼来源于北方,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也有昵称的意思,表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被网友们界定为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

“熊孩子”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先有“熊父母”,再有“熊孩子”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仿佛一张干净的白纸,是不沾任何的痕迹的。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变成了大家眼中讨厌的“熊孩子”呢? 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说,先有熊父母,再有熊孩子,这句话有时候蛮有道理的。因为父母任性不懂事,久而久之,近墨者黑,孩子也受到了父母的影响,然后变成了同类的人。 2、家长的纵容、溺爱 熊孩子出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的无尽溺爱。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因为希望孩子能够幸福地长大,但是由于没有把握好分寸,导致孩子被养废了,行为越来越跑偏,也是可惜。 如果是因为这种情况,那责任就全在父母身上了,希望中招的父母能够自查,然后赶紧改正错误。

家有“熊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1、以身作则,改掉自身坏习惯 父母首先要自我检讨,看看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坏习惯导致孩子被带坏的。如果是,请先不要责怪孩子,而是先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只有这样,在孩子面前,你的说教、指正才有说服力。 2、赏罚分明,不纵容、不溺爱 惯子如杀子,希望家长们都能将这句话记在心里。宠爱孩子可以理解,但如果太过了,失了分寸,孩子就会被宠坏的。如果孩子因此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大手大脚还毫无独立性的人,那么将来的人生就毁了。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溺爱他们的父母。 为了不造成这种局面,希望家长们能够好好教导孩子,不要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却做伤害他们的事
0 阅读:2
熙熙谈古今

熙熙谈古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