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胰腺癌,一旦发现就晚期?出现4个症状,要及时就医

花绽暖阳中 2025-02-12 00:12:56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说起“癌王”,可能大部分人脑中想起的是胃癌、肝癌等。

实际不然,真正的“癌王”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高。

这就是胰腺癌,它的死亡率高达50%到90%,而且前期不易被人察觉,侵袭性高,转移速度也快。

所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及时检查,另外也需要做好预防。

45岁的孙女士最近发现自己体重出现了明显下降情况,起初她以为是自己的减肥运动起到了效果。

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女士发现自己的体重下降速度明显不正常,而且出现了乏力的情况,这让她很是慌张。

来到医院后,听完孙女士的症状描述后,医生建议其做一个超声检查和一个血液检查,方便诊断。

一开始,她也没有想太多,以为是低血糖一类的小毛病。

没想到,检查结果却不容乐观。

原来孙女士的胰腺部位已经出现阴影,也就是所谓的“胰腺癌”,而且已经发展到了中期。

幸亏及时发现,否则一旦发展到晚期,就真的是无力回天。

而医生也表示,如果身体出现四个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

一、上腹部饱胀、疼痛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自己的胰腺到底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胰腺癌这么可怕?

简单说来,它位于胃部和脾脏之间,承担产生消化酶和胰岛素的任务。

正是因为它的特殊位置,所以有些症状会简单被认为是胃部不适,从而被忽略。

实际上胰腺癌最可怕的是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癌细胞转移速度很快,加上不易被发现,这使得相关治疗是难上加难。

其中比较明显的,也是和胃部疾病类似的症状就是上腹部饱胀或者是出现明显疼痛感。

大多数人会以为是胃炎,只是吃药应付,殊不知是在耽误治疗。

三十二岁的袁先生就是如此,因为工作日夜颠倒的缘故,他的生活状态谈不上多健康,有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每个月都需要加班。

因此早在二十几岁时他就患上了慢性胃炎,家中更是常备胃药。

在工作时,袁先生的腹部猛一痛,之后开始持续性的放射性疼痛。

本以为是胃炎犯了,没想到吃完药后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疼痛度在加重。

下班后,他立马来到医院,听完其的症状描述,医生认为这并非简单的胃炎,可能是胰腺炎。

而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其最终被确诊为胰腺癌。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袁先生的胰腺癌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治愈可能性很大。

所以如果出现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需要进行多方位检查,而不是只将目光放在胃部疾病上。

二、出现黄疸症状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袁先生发现自己的皮肤越来越黄,明显是不正常的,误以为自己的肝部也出现了问题。

而经过医生的解释,原来这并不是单纯的皮肤变黄,而是一种黄疸症状,是早期胰腺癌的重要标志,而且属于胰头癌。

至于何为胰头癌?它属于胰腺癌的一种,属于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发展较快,有60%的发病率。

而根据相关研究,预计到2030年,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致死率将处以第2的位置,不得不让人警惕。

而关于胰腺癌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

但根据一些资料分析,这类癌症的形成属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生活不规律者、慢性胰腺炎者等群体发病率较高。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黄疸症状?是因为胰头癌的出现,造成了人体胆道出口梗阻,胆汁淤积。

从而导致出现皮肤呈黄疸状,同时出现瘙痒或深茶色尿等情况。

因为袁先生尚处于胰腺癌早期发展阶段,主要以放疗为主,控制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

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癌变程度和发病位置来切除部分胰腺,最后通过药物治疗控制。

因为他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其父亲就是因为胰腺癌去世的。

所以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医生格外谨慎,没有人愿意看到其病情继续恶化。

最终袁先生躺上了手术台,后续又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治疗才算康复出院。

不过后续需要一直吃药控制,而且要定期复查,尽可能保证癌细胞不会再出现在体内。

所以,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到了三十岁后,尽可能每年为自己安排一次全身体检。

做到早预防,毕竟胰腺癌的发病症状并不明显,稍不留神,可能就到了晚期。

三、消瘦、乏力

上文提到的孙女士,属于长期处于减肥状态,每日都处于轻断食的状态。

所以在发现自己的体重在持续减轻时,她误以为是自己度过了“平台期”。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出现了乏力、失眠等情况,与低血糖的症状比较类似。

因此她还停止了一段时间的轻断食,希望情况得到改善。

结果孙女士的体重依旧在下降,而且还出现了焦虑情绪,食欲也在持续降低,有时候可以一天都不吃饭。

渐渐又开始出现了呕吐的情况,甚至呕吐物中还带有血丝。

在意识到问题严重后,孙女士立马来到医院。

在听完其的症状描述后,医生基本可以确定和胰腺有关,至于是胰腺炎还是胰腺癌还需要详细的检查结果。

而等待过程是漫长的,检查结果也不乐观。

胰腺癌中期,看似尚存治愈希望,实则稍不留意,就可能发展到晚期。

为了更好接受治疗,孙女士直接辞掉工作,在医院治疗的同时,也不忘记锻炼身体。

在准备手术阶段,医生发现其胰腺部位的肿瘤属于良性,不仅生长速度慢,而且不易发生转移。

所以孙女士的手术非常成功,加上其身体素质好,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比较好,到了后期她的体内已经检测不到癌细胞,可以顺利出院。

胰腺癌虽然被称为“癌中之王”,发病率高,转移速度快,预后效果差,但这并不代表是没有办法治疗。

治疗效果一方面和肿瘤临床分期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和患者体内肿瘤类型及对药物的敏感度有关。

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最重要的是检查治疗,而不是直接忽略,或者是一拖再拖。

四、其他胃肠疾病症状

由于胰腺位置的特殊性,所以有不少人会将早期胰腺癌的症状归结为胃肠疾病,从而耽搁早期治疗。

因为随着胰腺肿瘤的发展,它会压迫到十二指肠,从而出现一些胃部疾病症状。

随着胰腺癌的发展,后续会出现黄疸、背部酸胀等情况。

这是因为此时的肿瘤组织已经开始侵袭脏器、血管等。

到了这一阶段,如果依旧没有接受及时治疗,随着而来的可能就是晚期胰腺癌。

这也要求医生在检查相关结果时需要格外留意,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胰腺癌的主要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内窥镜检查等。

所以如果出现持续性的恶心、呕吐、腹泻等胃部疾病症状后,特别是在进行药物治疗后没有效果,这时就需要有一定的警惕心,考虑是否是胰腺出现问题,及时到医院接受全方位检查。

如果是早期发展阶段,可以直接进行手术切除,这是至今最有效的胰腺癌治疗方法。

如果到了中期,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放疗联合化疗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至于晚期,则是以改善全身情况作为主要治疗目的。

无论出现以上什么症状,一旦是持续性的,就需要考虑到胰腺上,一年一次的体检更是必不可少。

结语

说完胰腺癌的典型症状后,可能会有人发出疑问,既然这类癌症致死率和发病率这么高,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先说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明显的遗传史,就需要提高警惕。

一方面进行定期体检,另一方面则是进行基因检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在生活方式上,一定要保证健康规律。

在饮食上,不能胡吃海喝,而是均衡饮食,尽可能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减少高糖、高盐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尽可能规律睡眠,不要长期熬夜,保证适当运动,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戒烟戒酒。

烟和酒对胰腺器官没有一点好处,会增加体内有害物质的堆积,增加胰腺的负担,患胰腺疾病的概率也在增加。

所以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黄疸、消瘦、乏力、呕吐等症状,在排除胃部疾病、肝部疾病等的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听取医生建议,接受专业治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2021 郎锦义,沈军主编——《抗癌宝典》节选

2023 臧远胜总主编;原凌燕,陈丹磊,邵成浩,臧远胜主编——《抗癌必修课 胰腺癌 第2版》节选

2024年 7月刊 第 40卷 第 7期 《家庭生活指南》—— 马煜 檀竹芳《胰腺癌早期发现难,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预防关键》

2022年5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