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接受这样的教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爱惜。”
可是如何爱惜生命呢?大部分的人告诉你,就是锻炼身体,少熬夜,少欲望等。
其实,很多人身体好好的,但死于非命。
一些意外的事件,一旦冒出来,比失去健康的身体更可怕,尤其是混乱的年代。
我们这一生,总要学会“低人一等”,让意外的事情减少。
01
高人一等,人必摧之。
《运命论》中说:“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一个鹤立鸡群的人,确实看起来很风光,被人吹捧,被人围着。但是周围的人是真心托举你,还是暗中嫉妒你?想一想,就不寒而栗。
最有可能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以为自己很厉害,却不知道人家更厉害,稍微有一点点矛盾,你就会被狠狠地教训。
在《三国演义》中,孙策成为了江东的诸侯,是东吴的奠基人。
官渡之战期间,孙策想要偷袭许都。
当年,江东大旱,人们到处求雨。有一个叫于吉的道士,长期被大家追捧,一步一步成为了大家眼里的“神仙”。
孙策催促将士们出发的时候,一些将士不听安排,反而去拜见“神仙”,求个平安。
孙策回到家中,发现母亲也相信神仙,求神仙保佑。
孙策大怒,当街捉拿于吉,让其求雨。惊奇的是,真的下雨了。
一时间,百姓奔走相告,更加相信于吉就是活神仙。
孙策越发愤怒,起了杀意,把于吉绳之以法。孙策对于吉说:“你是神仙,应该是杀不死的吧。”
从表面看,孙策反对装神弄鬼。
从深层次分析,我们会发现,在江东一带,到底是信奉王道,还是仙道?
如果仙道比王道更厉害,王道就难以成功了。孙策作为王道的主导者,不可能让仙道超越自己。
历史上,还有很多的大臣,因为比王者更厉害,引发了嫉妒,从而带来了灾祸。
比方说,杨修的才华,就比曹操高一些。曹操的计谋,总是被杨修拆穿。杨修最后被问斩。
当下,我们处于和平年代,但是职场勾心得劲,人的贪欲,见财起心,见色起意,总是有的。
如果你有很多的财富,到处显摆,难免就被人惦记。从而你被抢夺的可能性更大。这往往伤到生命。
如果你是一个美貌的女性,还打扮暴露。那么你出门在外,被好色的人盯着,也不奇怪了。万一有人图谋不轨,其后果很担忧。
如果你是上司,到了退休的年纪,还不愿意让贤,估计会被大家讨厌了。万一有人走极端,这也不好说。
人,过刚容易折断,过高容易被攻击。
02
低人一等,人必怜之。
俗话说:“水因善下终归海,山不争高自成峰。”
一个人低下头,看起来是不太好,但他往往是赢到最后的人。
在乾隆年代,有一段时间,到处传播谣言:“石匠石和尚,你叫你自当,先叫和尚死,后叫石匠死。早早归家去,自己顶桥梁。”
谣言传播成很多的玄乎内容,比方说,有人莫名其妙就丢了鞭子;有人用妖术困住人等。
山东巡抚富尼汉还专门汇报了此事。
乾隆下令,彻查。
在河南,有一天叫法印的和尚,因为包裹里有几缕头发,就被认定为“偷鞭子的人”,打入大牢。
法印从头至尾都没有承认,挨打之后,在大牢中奄奄一息。
河南巡抚阿思哈上奏:“该和尚有气喘病,兼痔发,吃东西都难以下咽,审讯很困难。”
过了一阵子,和尚被放走了。
关于谣言的事情,也没有几个大臣重视,慢慢就散去了。
很明显,法印在关键时候,通过“病痛”,保护了自己的生命。
作家冯骥才写了这样一段话:“低调不是被边缘被遗忘,更不是无能。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
也就是说一个人低头的时候,其实是真正把握了命运,对遇到的事情是了如指掌的。
主动低人一等,其实是拥有了“示弱的力量”。
言语上低一等,就有了口德,也具备“沉默是金”的品质。尤其是人家夸夸其谈的时候,不要去反驳,错误的东西,也不要拆穿。
很多人的时候,你笑而不语,反而会成为大家眼里的君子。
财富上低人一等。你是不可能拥有全世界的财富的,还不如让一让,给别人也赚一点。
当你很有钱的时候,也装穷,常常开口借钱。说一些抱怨钱难赚的话。
欲望上低人一等,你就不会什么都求圆满了,常常可以退而求其次。你不会是最好的人,但是你却是最自由的人。
常常低头的人,在各种对抗中,往往能够化险为夷。
你弱小了,他人就强大了,还可以激发他人的保护欲。你的生命,就更加安全了。
03
我们常常说:“冲动是魔鬼。”
让人冲动的根本,是因为两方都逞强,互不相让。尤其是人在气头上,你还来一句“你敢吗”,这火上浇油,会让人失去理智的。
随时记住,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你不是第一人。
如果可以的话,默默无闻地过一辈子,也未尝不是最好的安排。
大树往下扎根,才有了硕大的树冠;树干歪歪扭扭,才没有被人砍伐;树叶在秋天褪去,才顺利过了冬天。
做人如树,往下走多远,往上就走多高。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