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副总理:莫斯科须平衡与中美之间关系

立伟视界 2025-04-03 11:21:00

美俄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是好事,但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美俄走近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俄乌冲突后的首次,俄罗斯副总理在中国的一番表态,说出普京内心真实想法!

据联合早报消息,日前,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的聚光灯下,俄罗斯副总理奥韦尔丘克一番看似寻常的表态,实则道出了俄罗斯外交战略的新动向。这位莫斯科政坛的重量级人物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以牺牲同一个国家的关系为代价,来发展同另一个国家的关系。言下之意就是:克里姆林宫不会牺牲同中美任何一方的关系为代价,来拓展与另一方的合作。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首次以如此明确的措辞界定外交重心。这种“双向不结盟”的表态,反映出莫斯科对地缘政治现实的深刻认知。战争消耗与西方制裁的双重压力,迫使俄罗斯在战略收缩中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普京政府意识到,单纯依赖传统盟友或押注单一大国,既无法突破技术封锁,也难以对冲经济衰退风险。因此,俄罗斯开始尝试一种更为灵活的外交策略,力求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以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这在美俄在沙特展开和谈后已经得到验证,也算是俄罗斯战略上的一个微妙调整和变化。过去我们经常说,俄罗斯国徽就是“双头鹰”,东西两边看。

这种战略调整已在多个领域显现端倪。当特朗普提出稀土合作建议时,俄罗斯适时作出回应,提出共同开发远东矿藏;面对美国拉俄参与核裁军谈判的请求,莫斯科则巧妙地将英法拉入谈判框架,既维护了战略安全,又避免了直接刺激中国。

这种“选择性合作”的策略,本质上是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夹缝中构建动态平衡。通过这种策略,俄罗斯既能够利用与中国的合作来抵消西方制裁的影响,又能够保持与美国在某些领域的对话,以避免被完全孤立,对俄罗斯来说,这样做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

奥韦尔丘克还在论坛上特别强调“俄罗斯食品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来说明中俄合作的根基稳固。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2%,其中大豆进口量较战前激增3倍。这种贸易增长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在于结构变化——从传统的能源贸易向深加工食品、高科技配件等领域拓展。莫斯科的经济韧性源自“向东转向”战略的持续深化。

在2024年瓦尔代论坛的闭门会议上,普京曾明确表示:“俄罗斯不需要选择盟友,只需要可靠的伙伴。”这种表述与奥韦尔丘克的博鳌表态形成呼应。克里姆林宫的核心诉求始终清晰:在保持战略自主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多极化格局中的矛盾与机遇。中俄两国在推动世界多极化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俄罗斯并没有、也不会被美国“拉过去”。

这也预示着俄罗斯将在未来继续保持战略弹性。如果美国民主党在2028年重返白宫,莫斯科可能加速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等战略项目;如果共和党延续对华强硬路线,俄罗斯则有可能深化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军事技术合作。

这种独特的“权力对冲”机制,终极目的始终是维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1世纪多极化格局的演进方向。在这个进程中,中俄合作只能越来越紧密,大可不必担心。

0 阅读:4
立伟视界

立伟视界

专属领域,专业视角,新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