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提醒华裔:美政客对中国的认知,直接关系到你本人

侠客栈 2023-12-10 10:28:49

在美国呆了几年,接触了不少华人,看了不少新闻报道,浏览了不少华人论坛,也有同学朋友在美国的。在疫情期间,还在同学群里争论了一番。受上一篇帖子的启发,就闲聊一下夹在中美差异之间的华裔心态。

其实,在外交上,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华侨华人是两国之间的桥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作为一种希望也是对的。所谓桥梁是不偏不倚,增进沟通的意思。但现实中,尤其是到了某个具体的人,涉及到某件具体的事,体现出来的就不尽然了。

在美国呆久了,耳濡目染、口口相传,难免受美国的影响,另一方面,离开中国久了,受美国舆论的影响,道听途说,相对了解就少了。看中国的眼光就不太可能和在中国时一样了。这是难免的,也无可厚非。

这种信息上的差异加上个人经历、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会导致在美国呆久了的华裔心态发生很大变化,华裔之间的观点立场相去甚远。补充一点,今天聊的是比较正常的华裔,不是那种靠诋毁中国混饭吃,恨不得比白人更白的人。

举个例吧,在美国呆久了,有的人就习惯于用美国的眼光看中国的疫情和防疫,有的基本出发点甚至就是,凡是美国做的,都是最好的,与其不同的,都是不合潮流的,只要自己没有感染还活着,就必须要反对。全然忘了他们口口声声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人做不了桥梁,他们无视美国防疫的制度性必然,也无视美国防疫的结果,还有中国的国情。

再举个例吧,有个同学,就喜欢道听途说,尤其是关于中国的负面信息,很多还是来自某些特定群体的。久而久之,感觉到他看中国的眼光就开始游离了:怀疑、猜忌、否定。其实他的父母和姐妹都在国内,应该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渠道啊。但不,他似乎更乐于向国内的家人布道传输,而不是倾听。最近要回国了,在群里问了一句话:“国内是不是要恢复检测啊?”

还有个同学,前一段时间突然中途想从欧洲某国回国看病重老人,虽然签证有效但护照有效期不足半年了,很焦虑,问我能不能入境啊。我答曰,紧急情况,可以入境,但需要在护照到期之前离境。然后不信,找出美国国务院网站对来华签证的提示给我。解释了半天,最后还是顺利入境后才相信。

相对于其他族群的美国人而言,应该说华裔应该更了解中国,但并不是,时间和空间加上自身的局限,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的在向美国人谈及中国时,还会以迎合的心态故意贬低自己、自己的族群或中国。更不用说那些特定群体以诋毁中国和华裔族群混饭吃的了。

相对于国内的人他们似乎更应该了解美国吧。其实也不尽然,他们很多实际是忙于生意,或忙着享受自己的小日子。由于华裔众多,且习惯相同,喜欢聚居,在美国你甚至可以不用懂英文也能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很多人并不关注美国,对美国政治、文化知之不多,对现实的政客、精英们操作的,更知之甚少。

不了解美国和不了解中国就导致有的华裔在中美之间心态的复杂性。一方面,即便是拿了美国护照,在美国融入感有限,自己认为,也被人视为“外国人”,生活半径和影响力十分有限,归属感并不强。另一方面,回国后,又会自以为,或从言谈举止上,被看着是美国人。

要面对这种差异,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全面地了解两个国家,两个国家的差异,理性面对两种差异并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这很难。面对这种差异对自己有意无意的影响,在美国人面前谈中国要自信自重,而不是人云亦云,讨好迎合。在中国人面前要自重尊重,而不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尤其是抛开国情不谈,强行灌输自己的观点立场,特别是精致的个人主义观点。

现在的中国,与你离开时的中国已经大不同了。看不到这些,如果偶尔回国,就会有各种习惯性抱怨、不习惯,不顾这是中国而硬拿美国比,用美国标准看中国,各种自我保护、自我证明式的争论、争吵。那样,你高兴不了。

最后,话说回来,本来被寄予“桥梁”希望的你都这样,就不难想见要校正美国其他族群对中国的认知会有多难,更不要说那些纠结在各种利益中的政客、精英们了。但,他们对中国认知直接关系到你本人。

0 阅读:63
侠客栈

侠客栈

韬闻、开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