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功者不宣扬“吃苦耐劳”,社会底层如何甘之如饴?

浮游千里 2025-02-02 15:08:52

100%成功了的人,会在成功之后大讲特讲自己的苦难史,宣扬自己曾经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多么有毅力,多么勤奋,多么能克服苦难,百折不饶,终于成为了那块钢铁。

同样会这样描述自己的还有一类人——皇帝。

中国历史上一些草根出身的皇帝,为了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拥戴,把自己刻画成了一个天命所归之人,《明实录》就这样记载朱元璋出生时候的景象:上出,红光满室。

同为草根出身的汉高祖刘邦也干过这种事情,赤帝斩白蛇起义。甚至那些正常继位的皇帝也搞这一套,比如清朝顺治帝,出生时也是红光冲天。

放在电视剧当中,估计也少不得要有五毛钱的特效。

当皇帝的就不说了,他们掌握着历史的笔杆子,想怎么美化自己就能怎么写。

当代的企业家、做生意成功的人、靠小摊小贩起家做到了中产阶级的人,再把自己的过往美化得天花乱坠,那就比较无耻了。

23年上半年,上海消失的那两个月,造就出来了无数赚得盆满钵满的小摊小贩和街道办人员,不靠别的,就靠蔬菜和水果生意。

我经常在小区外的同一家水果店消费,跟水果店的老板时不时聊几句,有一次他志得意满之际,说漏了嘴。在那消失的两个月之间,他靠着蔬菜、水果和最关键的街道办主任,赚了800万,不是毛收入,而是净利润。

他只有一家大概二十平方的水果店,不是一个几百平方的水果超市。

他的描述是,我那段时间非常辛苦,每天起早贪黑把蔬菜水果搞进来,人都瘦了好几斤。

我继续问他,800万当中归他自己的有多少,他说有一半,剩下的另外一半需要孝敬该孝敬的人。

巧的是,我们国内的有钱人,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发家致富的,至少也是靠着这种方式赚到的第一桶金。

可是他们对外一律说,我发家致富是靠的勤奋,靠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达到了成功的彼岸。

他们会告诉你,苦难是必须的,你必须吃苦才能成功,后来可能是谁觉得这句话不是太妥当,于是改为了: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

于是大家就乐呵呵地接受了这种新的说法,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失落,有点迷茫,但也觉得这句话更切合实际,贴近真相。

包括高瓴资本的张磊也经常宣扬自己是时间的朋友,从各个角度美化自己,当年自己雄心壮志,非常有气概,校友刘强东找自己要几千万的投资,而自己大手一挥,非三个亿不投。

而实际情况是,当年无数机构排着队等着投资京东而没有机会,多少国际金融巨鳄都对京东的股权垂涎三尺。

但是张磊却非常精通人情世故,搞定了能搞定他想搞定的人,于是就此从各大国际金融巨鳄的嘴里抢下来了一块惊天肥肉。

人可以美化自己,但是不能这么无耻地愚弄苦苦挣扎着期待活得像个人样的人,给了他们一个不切实际的方法和榜样,他们即使按照这种方法奋斗一辈子,最终也是和骆驼祥子一样的结果,到死都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大多数的名人名言,都是糊弄人的鬼话,都是美化自己的圣经。学习他们的成长经历,朝着他们的方向去努力,只会让人怀疑自己。

我想起了很多只读了小学和一两年初中的远房亲戚的一些感慨,自己吃了这么多的苦,就是因为当年读少了书。

中国的底层老百姓,把多少问题都归于了没文化,没学历。

0 阅读:4
浮游千里

浮游千里

每个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