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上的工棚已经拆了,三条电磁弹射跑道已经展现出真容,辽宁舰在大连经过6个月的维护,已经从训练舰正式升级为战斗舰,目前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
弹指一挥间,从瓦良格历尽艰辛归国,到辽宁舰服役,再到如今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海试在即,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了21年。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过程太漫长了,我们从没有航母到3航母时代,居然花了几乎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建造航母真的就这么难吗?是的,非常难,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印度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玩航母,
他们历史上一共有过4艘航母,而且第一艘就是蒸汽弹射型航母,这艘英国二战退役下来的尊严级航母5号舰大力神号,一直服役到了1997年。
第二艘是参加过马岛战争的半人马级航母竞技神号,服役到了2017年。
第三艘是苏联1143型载机巡洋舰,也就是基辅级航母的4号舰戈尔什科夫号,现在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
第四艘就是印度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在舰载机都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已经孤舰服役。
印度接触航母比我们早了半个多世纪,但现在还是处于一个有,又没有完全有的状态。
你说他没有吧,他确实有2艘能动的航母,你说他有吧,事实上关于航母的绝大多数配套工程他都不是自己的。
整体设计是法国的,动力是美国的,雷达是以色列的,舰载机那更是五花八门的。
当然你可以说他在国际上混得好朋友多,这种人傻钱多速来的朋友,谁不愿意要啊。
当初光戈尔什科夫号的改装费俄罗斯就收了个吧亿,然后把机库升降机尺寸拿捏的死死的,除了米格29K谁家的都用不了,5000万美元一架,你就说你买不买吧?
好,你说咱们跟印度比格局太小了,那我们看看发明航母的英国怎么样。
虽然说现在很多人认为世界上第一艘航母是日本1922年下水的凤翔号,但实际上这是日本人借鉴参考了英国的技术和理念,包括设计师也是英国人,本身并没有什么原创技术。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之后,美国就开始试验在大型商船上起降。
但一开始这种全新类型的大型水面舰艇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因为那个年代大家的研究方向还是巨炮重甲的战列舰,只有英国人敏锐的发现了航母的潜力。
整个二战期间,英国改装加新建巅峰时拥有接近100艘航母,当然大部分都是货船上铺设直通木制甲板改装的,毕竟那个年代的活塞战斗机只有几吨重,跟今天动辄30吨的喷气机不能同日而语。
那么现在英国有几艘航母呢?2艘,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和威尔士亲王两兄妹。
威尔士亲王号去年八月还受过一次重伤,主推进器螺旋桨大轴断裂,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可以看作是齐大腿根断掉了。
经过整整一年的卧床休息后最近才传出即将启程去美国参加演习的新闻,在这里祝他老人家丢掉拐杖健步如飞。
而且英国也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舰载机研发,跟美国深度绑定使用F35B滑跃起飞。
所以说不但建造航母难,维护和运营航母更是难上加难,除了美英这两个从运煤船改装就开始搞航母的国家,后发者想要实现超越何其困难。
苏联够强吧?从二战前停留在纸面上没有落地的71、72型,到战后在英国离岸平衡战略的帮助下弄到了一艘正经舰队航母造出1123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再到1143基辅级载机巡洋舰,最后到1143.5库兹涅佐夫,也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路追赶何其辛苦。
航母的试错成本高到你无法想象,早期美英两国吃的亏走的弯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滑跃甲板、斜角甲板、蒸汽弹射、电磁弹射,核动力,每一次升级都是航母强国扩大优势建立壁垒的过程,但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漂亮的开局,辽宁舰作为起点,而福建舰远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