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结束,录取通知书纷至沓来,但有些“大学”却只会给你一张废纸当毕业证!
官媒近日曝光了5所“医科大学”的骗局,揭示了这些所谓学校的真面目——它们不仅毫无教育部备案,还专坑那些家长和学生,骗走学费和青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总有人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特别是在“野鸡大学”这件事上。
每年高考过后,少数考生和家长就像中了“大学光环”的魔咒,凡是名字听起来“高大上”的学校,哪怕录取通知书上印得跟P图似的,也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掏腰包。
结果呢?被骗了学费不说,四年后拿到的毕业证还不如街头发的广告单值钱。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官媒点名的这5所医科大学,看看它们是怎么把“忽悠”这门艺术玩到极致的。
名字响亮,身份成谜
听到“北京医科大学”,是不是脑子里瞬间浮现出白大褂加学术大牛的画面?
可惜,这所学校早在2000年就已经“注销”了,跟北京大学合并后,现在叫北大医学部。
也就是说,今天市面上所有打着“北京医科大学”名号招生的学校,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这些山寨货利用“北京”这两个字,硬生生把家长和学生忽悠得五迷三道。
可别忘了,正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是能在学信网上查到的,查不到的全是假货!
名字改了,骗子来了
同济大学的医学院,那可是妥妥的医学界一哥,名气响当当。
但你知道吗?这所学校早在1955年就搬到了武汉,后来改名叫“同济医科大学”,最终又跟华中科技大学合并了。
如今的“上海同济医科大学”根本不存在,只有骗子们用这个名字玩起了碰瓷游戏。
他们打着“上海”旗号,靠虚假宣传骗取学费,而学生还以为自己进了名校,直到毕业发现连学信网都查不到名字,这才知道被骗了个彻底。
听名字就很假
什么“北方医科大学”?教育部的高校名单里从来没有这个名字!
但骗子们深谙“唬人法则”,随便起个名字就能把家长和考生搞晕,尤其那些对教育体系不太了解的家长,听到“北方”二字就以为是个国家级的大学。
实际上,这种学校连个像样的校园都没有,所谓的“毕业证”更是自印的,找工作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多不值钱了。
中国民航学院:国字号?假的!
中国民航大学是真,但“中国民航学院”是假。
骗子们这回不仅学会了碰瓷,还学会用“国字号”装门面。
他们专门盯着那些对民航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画出天花乱坠的职业蓝图,什么“毕业直送航空公司”之类的承诺张口就来。
但实际上,这些学校根本不具备学历教育的资质,连学信网上都查不到,所谓的“民航学院”不过是个空头支票。
消失的历史,重现的骗局
四川联合大学,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挺眼熟?
没错,它的确存在过,不过是在1994年到1998年之间,后来改名为四川大学。
然而,有些教育机构却利用这个历史遗留的名字大做文章,甚至冒充正规高校招生。
那些被“联合”二字吸引的考生和家长,往往满怀希望地走进校门,结果迎接他们的却是“培训班”式的管理和毫无含金量的毕业证。
为什么“野鸡大学”屡禁不止?
说到底,骗子能得逞,靠的就是家长和学生对“名校光环”的盲目崇拜。
学历社会的压力让人们焦虑万分,很多家长不惜一切代价,也想把孩子送进“大学校园”。
骗子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肆无忌惮地编造谎言。
部分考生对正规高校的报考流程不熟悉,缺乏辨别能力,这也让这些虚假大学有了可乘之机。
此外,监管的难度也不容忽视。
尽管教育部每年都会公布正规高校名单,但这些“野鸡大学”却总能通过各种方式变换马甲,继续行骗。
更可气的是,有些骗子甚至能拿到“合法”的营业执照,顶着培训机构的幌子,以所谓“计划外招生”吸引学生,简直是披着羊皮的狼。
如何避免“野鸡大学”的坑?
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通过教育部官网查询高校名单,任何查不到的院校都要格外警惕。
不要轻信任何电话、短信或微信发来的招生信息,尤其是那些声称“低分也能上名校”的说辞,百分之百是骗局。
平时多关注正规渠道的教育信息,了解高考招生的基本规则,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你会为了一个山寨大学的“美丽谎言”赌上四年青春吗?毕业证如废纸,时间却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