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的过程中,基本上90%的学生都是期望往上考,譬如普通本科的考生会去报考211或者985的高校,而211的考生去考985高校,985高校则会往更前面的学校考。只有少部分人才会因为各种原因去报第一档的学校。
但是到了调剂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你分数不够就有调剂到更为低档学校的风险。而且这个数目不小,如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突破474万,而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有个更为无语的情况,超过35%的考生在接受调查时表示"说不清为什么考研"。
所以一些学生对于从985高校"降级"考取双非院校研究生并没有太多的抵触,如果是10年前,这样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这个节点,就业面对的现实就截然不同了,甚至这种行为被网友戏称为"学历自杀"。
如某同学是某211大学本科毕业生,她第一年报考同等级院校失利后,第二年转而瞄准了一所"过线就能上"的双非院校。因为双非院校是很愿意招收211和985的考生的,尤其是一志愿考生,基本过线就有极高的比例上岸。
这个同学,"当时觉得有研究生学历总比没有强",后来她以423分的高分"屈就"于一所排名300开外的学校。
而在读研期间,表现堪称模范: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参与两项省级课题,发表三篇核心论文。然而求职季的残酷远超想象:某央企HR直接在她的简历上画了个红圈:"本科211+硕士双非=学历贬值"。
这就是所谓的逆向考研遭遇的尴尬。
在不少大厂其实是有学历歧视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深化成为研究生学历的歧视,甚至某知名企业HR会暗示:"985的本科为什么要去这种学校读研?"是不是学习能力差?
因为在某些对学历要求高的雇主眼中,学历降级往往被解读为"能力存疑"或"缺乏规划",这种隐形歧视远比想象中顽固。
笔者一直以为,教育投资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凭本身,更在于平台资源。985院校平均每名学生年度科研经费是普通院校的5-7倍,这种差距直接转化为就业竞争力。甚至同一所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竞争力在国内就是比不过裸考入学的同学,这就是学习能力的划分。
要知道三年读研期间错失的不只是校招机会,更是职场黄金成长期。甚至某平台数据揭示:同龄人本科直接就业三年后的平均薪资,反而比"逆向读研"者高出15%-20%。而在某985高校的匿名论坛上,一条获赞过万的帖子这样写道:"当年嘲笑自己工作的同学是'躺平',现在才明白他们才是清醒的人。"这条留言背后,恐怕就是这些逆向考研同学的血泪教训。
不要跟傻子争论
做人就不能错,如果是双非本考985,人家又会说,我们只看第一学历[得瑟]
lee 回复 04-07 08:19
就是环境有害
火枪手 回复 04-06 23:09
不会,华为都不会这么说。
雪溪
不接受你的言论。有的985能力就没有211强,有的双非甩某些211几条街。自己去看看排名,那些211被双非压底下多少名?双非中的中科院大学吊打多少985?何况在某些专业上双非更是傲视群雄的,业内认可度很高,比如徐州医学院的麻醉。
好球 回复 04-07 15:07
这么说吧,哥们的数学最少说是很垃圾的,概率论大概率是没及格的,最基本的概率逻辑都没有,用特例当全部
不还钱就灭门 回复 04-07 13:53
以偏概全的言论只能证明你的无知
如风
我觉得不是高学历的HR哪来的底气去学历岐视?就单纯的制造社会矛盾,制造学历内卷而己,佷该死。说实话当HR进行学历岐视的时候,当初她他求职的时候就不能用不该招,这类人太恶毒了。
如风 回复 3322ldqmb 04-09 16:09
不是说不能,是你没看懂这种鄙视,懂不懂?
3322ldqmb 回复 04-09 10:13
以前本科才几个,现在研究生有多少。以前中专生吊打现在研究生。
用户62xxx32
现实中歧视无处不在
kabent 回复 04-08 08:34
从小到大不好好学,天天玩,看小说,工作了,被人瞧不上,就说歧视
GrWm
为什么考研?很扯淡,考研报考要求有必须说为什么吗?
多方面的结果
哪个hr那么nb?
蜗牛大统领
浙大本科,考杭电硕士,也没埋没人才啊
用户10xxx80
我和我老婆都是,本科985,我研究生是调剂到了本专业全国前三的211,我老婆直接是为了全国第一的专业考进了一个双非院校,现在看,还是985作用更大,那种行业第一的巨大作用通常会在很特定的领域出现,否则作用有限
Qimi
一派胡言 硕博都是看成果的!成果好哪里都抢着要
用户56xxx07
造谣,已举报
MMDDYY
为什么不选择去亲戚做老总的公司上班?
用户55xxx15 回复 04-07 18:55
被收购了[笑着哭],你以为生意很好做吗?
贵国
路💡挂件欠南犬亻中了
小樊春天
逆向考研,985降级双非,就业时简历上这道坎怎么过,笑嘻了
maluo1983
逆向考研应该以高考优惠省份为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