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官宣!高校薪酬改革!

泽祥评教育 2025-04-08 05:04:33

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的2025年春季工作会议上,校党委书记裘新和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共同针对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分别发表讲话。

金力校长在谈到准聘长聘制时提到,“以年薪制为核心,推进薪酬体系改革”。

高校年薪制,来了!

科学合理的高校薪酬管理制度,对发挥和释放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潜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及提高高校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教育部等5部门早在2017年在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已明确提出,“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

此后在2020年时,人社部发文,鼓励事业单位“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政策,鼓励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在欧美大学中,教师薪酬类型便以协议工资为主,主要的薪资分配形式是年薪制。

高校中的年薪制与月薪制是两种不同的薪酬分配方式,其核心差异在于薪酬结构、适用对象和激励目标。

谈到年薪制,往往需要谈到另一个话题,即教师聘用及编制问题。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正是在谈到该校教师准聘长聘制时明确,制度设计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其中一部分即“以年薪制为核心,推进薪酬体系改革”。

高校年薪制,旨在打破高校教师任职的终身制,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通过“非升即走”的机制,确保学校聘用的教师具备较高的学术活力与学术水平。

尤其是在准聘阶段,部分高校通常会为新入职的教师提供年薪制待遇,这种待遇通常高于旧体制下的薪资制度,目的是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学术人才,通过年薪制来补偿教师承担相对较高的职业风险‌。

一些新入职青年教师,面对较高的年薪和编制,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

因为准聘阶段的教师需要在合同期内完成一系列的学术和教学任务,并通过学校的评估。如果评估结果良好,则将获得长聘资格,从而享受更稳定的薪酬和职业发展路径;反之,如果评估不理想,则可能会面临解聘的风险。

高校推行年薪制是大势所趋,随着事业编制逐步取消,每个岗位都会明确职责并配套新的激励办法。这就像企业按业绩发奖金一样,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铁饭碗模式,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让有能力的教师获得更高回报。

适当调节高校工资收入!

高校薪酬制度调整,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则是薪酬水平。

近日,一份通过对3.2万余份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67.88%的教师表示经济负担重,收入与学历不匹配,直接影响科研投入效率。

网络上不少教师直言,高校教师≠高收入群体。

围绕高校教师薪资福利话题,麦可思2022年也曾开展过一项教师满意度的研究。受访教师被问及最具工作吸引力的高校应具备哪些要素,满意的薪酬及福利是大学教师认为最重要因素,选择此项的比例为71%。其次是个人的学术/职业发展能够得到有力支持,为65%。

同时,麦可思还邀请受访教师对工作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满意度评价。数据分析发现,受访大学教师对薪资的满意度为58%。

面对教师薪资与社会期待的落差,各地政府和高校正通过政策创新积极回应诉求,以“破题者”姿态探索薪酬改革的可行路径。

譬如,据浙江省政府网站去年3月底的消息,针对网友“浙江省高校教师薪资水平与浙江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匹配”的留言,浙江省教育厅答复称,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三部门已着手开展改革完善省属高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研究,将在适当调节高校工资收入的基础上,给予高校更大的收入分配自主权,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感,激发高等教育办学活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进行教师薪酬改革,一批高校教师薪资获得提升。

某医学院曾发文提到,根据学校新的薪酬绩效改革方案,2023年5月教职工薪酬实现了人均5000元/月(6万元/年)一次性调增,足额每月发放至教职工手中,本次调增后该校来校3年及以上在校教职工月平均薪酬达16880元。

东北某理工学院曾透露该校新一轮教职工薪酬福利调整方案于2022年实施,该校表示,新增投入1500万元用于教职工工资和福利调整,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优化工资结构。

重庆某民办高校校长在该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中指出,2020年9月起,各职级/职称岗位工资上调8%,支出增量为17.37万元/月;2020年11月起,在原有的薪资体系框架内,对机构和人员调整后各类各级人员的薪级工资进行调整,支出增量为7.3万元/月。

……

这些改革实践表明,通过动态调整薪酬结构、加大绩效激励力度等举措,高校正在塑造更科学合理的分配体系,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薪酬改革正通过制度创新,重塑人才生态。以年薪制为牵引的薪酬体系改革,通过强化绩效导向、打破编制束缚,为激活师资队伍创新活力提供了关键抓手。高校唯有持续优化“激励兼容”的制度设计,在动态调整中平衡短期产出与长期积累,方能真正实现“引才”与“留才”的良性循环,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石。

来源:麦可思研究独家整理自教育部网站、各省教育厅、人社厅、各高校网站、复旦大学网站、人民网等。

10 阅读:10007

评论列表

石头

石头

34
2025-04-08 14:15

行政人员太多

用户79xxx07

用户79xxx07

23
2025-04-08 10:03

不要平均,把那些有帽子的去掉再平均,没有帽子的几千元,有帽子的年薪几十万,能比么,都是博士学历,只是老板不同,希望以后评价帽子人才如果老板是院士杰青就别年薪制了,对无大树的人太不公平了

云不是这样说的

云不是这样说的

16
2025-04-08 14:26

变着法欺负大学老师

ppijppij

ppijppij

12
2025-04-08 15:29

通篇没有具体方案具体做法,讲了等于白讲,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痴人呓语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9
2025-04-08 23:22

小学老师才是整顿的重灾区,专科学历通通下岗。班主任每年班费都比工资高。大学老师好歹人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就放过他们吧。欺负文化人算什么?

力源

力源

6
2025-04-08 10:53

的确不能亏待科学家

远望

远望

5
2025-04-08 17:45

教育领域的大量投资是提高教育设施设备,引进高技术教研设备和学生居住环境,教学环境,优秀师生的奖励……而不是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教员工工资福利上哒!如果用一些只为高工资好福利才能好好教育,甚至混日子的人来从事教育,还谈什么“教育复兴”?!

叽里呱啦

叽里呱啦

4
2025-04-08 13:14

现在的大学老师,很多做的工作都没意义,尤其是文科的大学老师,水的不得了!建议大量缩减文科专业,解聘文科类老师!

追梦人

追梦人

2
2025-04-08 07:01

高校很多人和社会脱钩,那些老师就没有必要延迟退休或者续聘

val200浪淘沙

val200浪淘沙

2
2025-04-09 09:54

生产一线的工资更加需要调整[抠鼻]

爱得伍

爱得伍

2
2025-04-12 20:16

我想看看我的ip

用户10xxx47

用户10xxx47

1
2025-04-08 17:57

怎么不说说有多少高校教师在外赚外快?本职岗位是工作,外快才是生活

水也

水也

1
2025-04-12 08:49

如果其他行业,其他岗位也对薪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能超过50%的,估计不到10%

水也

水也

2025-04-12 08:48

如果其他行业,其他岗位也对薪资满意度调查人满意度超过50%的,估计不到10%

泽祥评教育

泽祥评教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