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明确!评职称,取消论文要求

泽祥评教育 2025-04-02 05:02:34

近日,某大学体育教师在顶刊《自然》(Nature)发文,因学校宣传用词不够严谨,而引发舆论热议与质疑。

在此次事件中,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观察到,现在有不少体育、美术与音乐领域的高校教师一哄而上,将论文发表作为唯一的职业目标,行业内也将论文发表情况作为评价专业水平的主要标准。他们可以拿到更多课题,职称也能升得更快,但真正从事本职工作的科研一线老师却因为缺少论文,在晋升职称时遭遇不少阻碍。

01

“C刊资源被少数人占据”

对于不少高校教师而言,发表论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顶级期刊或核心期刊(C刊)上。评审严格、名额有限,许多一线教师需反复打磨稿件、历经多次退修,才能获得发表机会,这一过程往往耗时数年,一些人甚至因“论文门槛”影响职称晋升。

然而这种普遍困境与少数学者的“高产神话”却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些学者开始警惕C刊资源垄断现象。

去年年底,“全球产量最高文科学者”引发舆论关注。尽管该说法不准确,但知网统计显示其去年发表49篇论文,近40篇为C刊或C刊扩展,属国内发表C刊论文最多者之一。有学者指出,少数人掌握大量C刊资源问题突出。

其中以教育学领域为例,一项研究分析了2016年至2020年间36种教育学C刊的数据,调查这些期刊的发文趋势与模式。研究发现,顶尖学者和高层次大学(985和211高校)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发表资源。

对比高层次大学与普通大学在CSSCI和SSCI论文在2009到2018这段时间里的发表情况,发现高层次大学在C刊发表份额上升,在SSCI发表比例下降。原因在于高层次大学学者与国内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人员更熟悉,使得C刊发表对他们而言相对容易,这进一步加剧了C刊资源被少数人掌握的局面。

“如果你时间长了不发论文,可能职称一直停留在讲师或者副教授。在学术界,也有马太效应,就是20%的科研人员发表了80%的期刊论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泽文表示。

一博士在读研究生接受央视新闻采访也感慨道,“期刊很多稿件都被约稿占据了,真正可以写论文发表出来的空间很少,资源很少,需求的人很多。”

02

取消科研论文等“必选”前置要求

麦可思曾开展过一项大学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数据显示,88%的大学教师感到工作带来中重度压力,“科研或论文发表要求”(70%)成为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关于高校教师论文发表的压力,一高等教育人士曾在科学网发文提到: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代大学成了一种“焦虑机器”,学者们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原因是不断要求更多、更快产出论文。

为破解职称评审中的“一刀切”、简单化问题,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活力,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不得将科研项目、经费数量、获奖情况、论文期刊层次、头衔、称号等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要求”。

去年,教育部网站发布《山东大学以“四个坚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文提到,山东大学深化辅导员职称制度改革,提出了“落实‘双重身份、双线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要求,在思政系列职称评审中,取消科研论文、项目等‘必选’前置要求,推行体现立德树人贡献的代表性成果‘多选’机制,不断激发辅导员队伍创新活力。”

不过仍需指出的是,目前各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审中,仍然有不同数量的论文发布规定。

一些高校教师出于发稿心切等心理,会刻意忽略期刊的发文水平,只求能尽快发刊,也就是发“水刊”。

当下,很多高校已建立起校内的期刊预警制度,创建本校的“负面清单期刊目录”“重点监控期刊目录”“SCI期刊黑名单”等,明确在“预警目录”上发表的论文不属于教职工工作业绩计分和奖励认定范畴,在科技评价中不予经费支持,在职称评审中不予认定。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高校创建的本校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大多基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论文负面期刊清单》,以及其他学术界公认或媒体公开曝光披露,不规范、质量低劣的刊物编制。

譬如,2022年4月8日发布的《河南大学科技论文发表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自中国科学院公布期刊预警名单之日起,在预警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予报销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不予计入科研贡献积分,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

03

对教师评价,应破“唯论文”!

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从国外引入SCI论文指标,作为当时教师职称评审及博士生学位授予的关键评价依据,这一决策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自90年代起,由于过度追求论文数量等因素,导致科研价值取向扭曲,南京大学开启改革之路。自2014年起,该校明确提出开展问题导向的原创研究;到了2018年,又进一步构建起“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

当下,南京大学正积极践行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以质量和贡献为关键要素,以论文、奖项、专利、专著、决策咨询报告、文献整理、学术译著、艺术创作等各类成果形式为有力支撑。同时,对人才的考察覆盖整个培养周期,全方位考量其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专业发展等多维度的表现。

南京大学的改革并非个例。

中国药科大学人事处处长钟文英指出,职称改革中破除“唯论文”导向并非完全不要论文,而是要破除“SCI至上”的倾向,注重高质量论文而非论文数量。

“教师晋升过程中,除了论文同时也要看他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方面的表现,比如在本科生教学方面这样一些投入,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些情况,它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综合考核后才有可能晋升。”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处长陆琪接受央视新闻采访谈到。

论文发表在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中既有着重要地位,又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如樊秀娣所指,现在教育科研评价改革正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许多顶尖高校已经不再仅看论文数量与发表的期刊等级。但一些学校依然过度重视顶刊论文,为此,她强调,应进一步关注学术成果的实际价值和贡献。

当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数量论,当“水刊”失去生存土壤,高校教师才能真正回归学术初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科院发布2024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聚焦论文工厂等问题. 澎湃新闻. [EB/OL]. 2024-02-19

[2]刘洋. 利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实施诈骗,新型电信诈骗盯上高校师生[EB/OL]. [2024-08-14]. 新京报.

[3] 魏翠翠. 教师在顶刊发读者来信成“零的突破”:“类似情况大学里不在少数”。

3 阅读:1945

评论列表

【重庆】凌晨

【重庆】凌晨

11
2025-04-05 06:42

本科毕业要论文,硕士毕业要论文,博士毕业要论文,副教授,教授统统都要论文这么多的论文真正有用的有多少篇!

大鷹

大鷹

9
2025-04-04 11:30

科研需要一个极其宽松的环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由内向外发散的过程。真正创造历史的大科学家绝不是以论文出成绩的,论文只是表达科学思想及理论的方式,不是结果,结果是真理的发现过程。而能成为科学家的教师是极少数人,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书育人,答疑授业解惑,在这一过程中,有教师能在立足本职工作而从事科研且有所发现或重大发现是好事,此不可强求,是一个自然过程,绝大多数教师是没有这个天赋与幸运的。故全面取消论文作为职称评定的前置条件势在必行,决不可揠苗助长,谁不想创造成绩成为科学家甚至是伟大的科学家呢?

女子自尾汁

女子自尾汁

9
2025-04-07 09:04

且看那些"学者"们,头顶"专家"的桂冠,趾高气扬地往来于各色讲坛之间。他们口中不时迸出几个"洋泾浜"的单词,面上便显出几分得色,仿佛那舌头一打卷,学问便也跟着打了卷似的。 这些"著之竹帛"的人物,每每将些"研究成果"夸示于人,竟至于连自己都信了。我常暗自思忖:这般情状,与那搬砖的瓦匠、耕田的老农相较,究竟孰高孰低? 学术之道,本在于"发前人所未发"。或如"采铜于山",自铸新器;或如"披沙拣金",独见真知。而后笔之于书,公诸同好。然今之所谓学术论文,泰半不过是"无病之呻"。那些"成果",恰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不过是著者的一场"黄粱美梦"罢了。 ——鲁迅

用户82xxx76

用户82xxx76

8
2025-04-03 07:28

好像精神有问题了[呲牙笑]

阿牛哥

阿牛哥

8
2025-04-04 19:48

花钱就行

信任自然可求真

信任自然可求真

6
2025-04-02 14:53

❌跟屁虫名利科学院,培养大批孔乙己,看不起牛顿经验归纳/实践出真知/短衣帮,更爱假说诠释相对论之乎者也//长衫子,举人自居,趾高气扬骂“民科”,狗咬狗咬人(民科民粹不知为不知无关伪科学)。笑死个人!——假说“天鹅都是黑的”,找到一只黑天鹅,写论文发顶刊皆大欢喜,号称证明了!假说科学不算假/读书人偷书不算偷,是伟大突破物理革命!瞎搞高速低速不同,宏微观差异,纠缠宇宙唯一女朋友,不确定当科学,祸害绝对真理,二象性,空间弯曲挤脑袋,测量光速不要参考系,宇宙时时处处可放羊,运动是物质,波论场论数学冒充物理追不上芝诺乌龟,,诠释应用,黑天鹅对不确定和对称性有巨大贡献……前天有人打了一个很响的臭屁/黑天鹅,比蝴蝶效应还要猛。今天果然下雨获得了应用,臭屁应用十分广泛。……为什么只有三个人懂的相对论,获得了广泛应用呢?诠释一切诠释应用,万能骗术!——演绎卫星飞行控制,汽车轮子在最下面,电力电信导体电子运动,半导体控制电子运动,,只能用牛顿力学/弯曲空间木法搞,清清楚楚,需要写论文诠释吗?号称有鬼谁能证无?水往低处流不变现象是真理是确定性,假说后脑勺也能确定?假大空祸害子孙祸害国家沾沾自喜?

信任自然可求真

信任自然可求真

4
2025-04-02 14:52

悖论斯坦五大骗术V3: ——1.蔑视自然搞反公理假说。绝对速度,相对时空,无源场,,, ——2. 数学冒充物理,假说演绎方程,搞虚幻数学“物理”概念。数学相对时空、数学质量、数学能量。相对速度无穷多,有高低速之分吗?光是绝对速度钉子户?力与质量有宏观微观两套规则?数学冒充物理追不上芝诺乌龟,笑死人。 ——3. 以稀奇不确定性精度和认知进化攻击确定性万有引力绝对真理。不变现象1+1=2是自然本质绝对真理,需要修正吗?宏观电磁理论描述微观粒子电磁行为当然不行,两朵乌云和光电效应矛盾都证伪了电磁理论,骗子却借机祸害伽利略变换! ——4. 指鹿为马,指马为鹿,搞二象性,以干涉衍射否定光是粒子,又去解释粒子/电子干涉衍射,祸害认知自然的确定性根基。 ——5. 无中生有的假说(鬼)解释稀奇谎称证明全称命题,且无耻于悖论,诱骗别人证明没有鬼,搞万能骗术!!………水星进动证明的大笑话:(A).号称证明全称假说是欺骗。 (B).忽视了水星电磁力等影响因素(1974地外水星探测),居然弄出高精度?活见鬼还是见活鬼?(科学思想与批判精神缺一不可,批判异常艰难也不应包容悖论欺骗!)

信任自然可求真

信任自然可求真

3
2025-04-02 14:53

古希腊哲学 —— 真理是不变的现象。水流现象千变万化是真实/不是真理。水往低处流,指南针,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电荷守恒,1+1=2,绝对时空,相对速度,……都是不变的现象/真理/知道/确定性。真理来之不易,却都是简单的,也是不证自明的(不变现象)无法证明的(全称命题),可证伪/乐于辩证批判。号称人人不知的空间弯曲是真理,胡编人人可知的时间是虚幻!是缺德笑话。科学/哲学追求确定性(知道)是生存的必须,❌鼓吹不确定(不知道)是鬼迷心窍丧心病狂。不变现象(科学)是观测归纳不是假说证明不是解释稀奇。❌号称“相对真理”是骗术。时间不变且空间不变的现象是绝对真理,比如,1+1=2,相对速度,万有引力定律等等。仰望星空敬畏自然的地心说进化了,地心说依据的不变现象变了吗?当然没有。绝对诚实/绝对真理是自然的本质,是人类生存的依靠。———不变现象/真理/知道只有一个,只能依靠观测归纳,任何假说解释都是骗术,10000年假说猜测后脑勺都没用。

莱库格斯

莱库格斯

2
2025-04-04 23:07

破五唯,越破越维

致远

致远

1
2025-04-03 22:43

在领导眼里员工都是偷懒的。

泽祥评教育

泽祥评教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