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家长在发学校的“百日誓师大会”,不禁感慨又一年的中考即将来临了。
虽说“中考”不能定终生,但却是孩子一个十分关键的分岔路口,成绩好的孩子能上高中,有机会考上大学。
那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中考失利了,家长该怎么办呢?究竟是让孩子再读几年职高,还是让孩子直接出去打工呢?
我想说的是,家长给孩子做选择前一定要“三思”,看得长远一点,这样才是真的为孩子好。
毕竟中考后的选择,可能会关乎孩子一辈子的前途。
(一)
同样是中考失利,一个读职高一个出去打工
就拿我的中学同学来说吧,当时中考完,我们班有一半的同学没考上了高中,有的选择上了县里的一职、二职,有的则直接被父母送去当学徒了。
我认识两个玩得很好的男同学,一个叫阿国,一个叫阿彬。
他俩的成绩一直不是很好,阿彬还没中考就已经打算好了,还邀请阿国跟自己一起去表哥打工的工厂当学徒。
“职高也没啥好读的,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咱们直接出去打工,两三年就能赚到几万块钱呢,这不更好吗?”
阿国本来是同意的,但中考结束后,他的父母却并不同意。
因为阿国的父母深知,“孩子仅凭初中那点知识,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还是得多读点书”,所以决定送阿国读职校。
他们选择的是离家不远的二职,学的专业好像是跟挖掘机相关的,具体的我就不太清楚,反正他毕业后就是开挖掘机,别说这工资还真不错,据说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几万块。
当然也是辛苦钱,但后面他开始做生意,手上有十几台挖掘机,还请了人,收入非常可观。
而阿彬就没那么好了,虽然他前几年赚到了点钱,但二十年都困在了流水线上,他又没有去学做管理,也没深耕技术,反正越混越差,连老婆都娶不起。
去年我回去参加了初中同学聚会,看到阿彬才三十多岁,可脸却像五十多岁一样苍老;而阿国气色很好,意气风发,果然财气养人呀。
我调查后发现,那些读职高的初中同学,大多混得比直接打工的同学好,有的通过职高考上了大学,有的做上了技术骨干,反正就业前景都不错。
我想那些当初选择直接出去打工的父母和孩子,都后悔了吧!
虽说现在满大街都能看到大学生,学历似乎贬值了,但读书和学历还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对于初中刚毕业的孩子来说,多读几年书总比直接出去打工好!
(二)
孩子读职高有哪些优势?
第一,孩子的学历和技能都能得到提升,而且还有机会考大学。
职高是越来越好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职高,国家想把人才往两个不同的方向培养,成绩好就走学术这一块,成绩不好就走技术。
咱们想要效仿德国的模式,把企业和学校结合起来,孩子既能拿到学历,又能学到好的技术,未来还能拿到高工资,一举多得。
而且如果孩子进入职高后,突然开窍、成绩变好了,还有机会考大学,走上更加光明的未来。因为职高还是有文化课的,像语文、数学、英语都有,孩子想要继续学习还是有大把机会的。
而直接打工的孩子就没这些好处,孩子可能只会有社会经验,但既没学历也没有好的技术,他们很难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
第二,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更有优势。
特别是孩子读那种专业对口的职高,比如汽修专业,那工作基本就不用发愁了,因为企业会搞校招,大的汽车4S店、汽修厂都会来学校选人,选择的空间大。
而且孩子去上班,也不是从最低级的工作做起,起点更高,他们刚开始可能就会做技术岗或者做维修助理,企业基本是把他们往管理层方面培养的。
另外职位晋升也快,因为职高生在学校基本是学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技能,到了企业,能力提升更快,容易干出成绩。
但孩子初中毕业就打工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只能去工厂当流水线工人,每天不停地做些拧螺丝、组装零件等简单又累人的活儿,提升空间不大,也很难得到职位上的晋升。
除非个人真的非常努力,能在业余时间沉下心来学习和提升。
但据我所知,能做到这点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毕竟在学校都不好好学习,更何况出了社会呢?
第三,孩子的社交圈和人脉资源会更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读职高虽说没有普通高中那么好的学习氛围,但至少可以接触到一些高知识分子,比如学校的老师、企业的高管等。
有时候遇上一个“贵人”,孩子就可能开窍、走运,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即使在学校期间平平淡淡,但职高毕业后的人脉资源还是不错的,同学们的前途虽然各异,但大多都比直接出去打工的那些人混得好,所以很有价值。
今后说不定可以一起共事,一起创业呢。
而初中毕业就打工的孩子,社交圈子往往局限于工厂车间或工地宿舍,人脉资源的匮乏,进一步限制了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再说,孩子初中毕业也就15、16岁,心性还不是很坚定,如果没有学校的管控和家长的监督,他们很容易沾染一些坏习惯,很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所以宁愿让孩子多读几年职高,多花点钱,也别让孩子直接去打工。
学习是很辛苦,但孩子躲开学习的苦,就要拥抱生活的“难”,他只有紧握知识的笔,才能改写命运的“卷”。
互动话题:家长,如果你家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你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