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1上营长刘汉兴,就是要描述的主人公陈龙

大肥肥文史说 2024-11-12 20:48:49

作者:修来荣

陈龙简历

陈龙 原名刘汉兴、辽宁省抚顺人。生于1910年12月。幼年随家迁居吉林省宁安县(现在属黑龙江省)。多年读私塾。因 不听父命从商学徒,投奔东北军21旅659团1营4连当兵。不久,被送往吉林陆军军官教练处学习。毕业后任排长、副连长、连长。

1931年参加革命,“九一八”事变,陈龙率全连投入李延禄 率领的抗日救国军(又称抗日自卫军),被委任营长,后升任团长,师参谋长,军副参谋长。

1933年经周保中、王润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参谋长。

1936年到1938年底,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毕业后经新疆到延安。

1939年初,在中央党校任军事教员。不久,调中央社会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任中社部治安科科长。

1945年,任中社部三室副主任、主任。8月,改名陈振东, 以“毛泽东秘书”的名义,跟随毛泽东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担 任毛主席的警卫工作。

1945年11月从延安赴东北。

1946年4月,到达哈尔滨市。任北满分局社会部长,兼吉 黑军区保卫部长,兼任哈尔滨市委委员、社会部长、公安总局 局长。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东北公安总处副处长。还兼任松 江省委委员,社会部长。因破获、镇压重大反革命暴动案,1946 年,受到中共中央、中央社会部通电嘉奖。

1948年沈阳解放,东北局迁沈阳。陈龙任东北行政委员会 委员、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东北公安部副部长。

1949年11月,调往南京。任南京市市委委员,市公安局局长,市人民检察署署长。

1950年10月调北京。任中央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局长。

1952年4月任中央公安部副部长。 1958年10月14日,病故。

一场激烈的突围战

1932年初春,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坚冰覆盖的牡丹江和镜泊湖边,便成了血火相拼的战场。

距日本侵华关东军突袭沈阳北大营,发动“九 ·一八”事 变不到半年,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就插遍了东北三省。时 下,偌大的东北,只剩下这一片净土,还控制在抗日武装手中。

吉东地区位于松花江下游,张广才岭、老爷岭与完达山互 成犄角。牡丹江、穆陵河流经其间,构成了一片山林茂密、地 势复杂的三角地区。在这里,几支颇具实力的抗日武装,依托 复杂的地形和父老乡亲的支援,日夜奋战,抗击着日寇发动的 野蛮进攻。

主力部队,一支是由原东北军二十四旅旅长、依兰镇守使 李杜和原东北军二十八旅旅长、滨江镇守使丁超率领的吉林自 卫军。1932年1月末,日军大举进犯哈尔滨,李杜率自卫军奋 起抗击,战斗持续了五天五夜,终因不支,于大年三十的晚上 忍痛撤出了哈尔滨。自卫军从陆路和水路撤至巴彦、方正、依 兰、密山等地,与原在这一带御敌的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会合。

救国军总指挥王德林,是原东北军的一位营长,出于爱国 热情,并受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于1932年2月8日在延吉小 城子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后,指挥部队攻占了敦化、安图和延吉, 连续给了日寇沉重的打击。

两支抗日武装,齐集在吉东地区,引起了日寇更大的不安。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多次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决定调集 北满、西满的精锐部队,以钳形攻势袭击这一地区。日本关东 军参谋长坂垣征四郎咬牙切齿地发誓,一定要把吉东撕成碎片!

1932年春节刚过,曾在沈阳北大营打响侵略东北第一枪的 日军王牌部队天野旅团,从哈尔滨出发,对撤出哈尔滨的自卫 军尾追进剿,接着,日军精锐部队上田、万目支队等部,也从 吉林市和舒兰出发,翻越大秃顶山,直向宁安、镜泊湖扑来。

抢夺和保卫东三省唯一净土的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自卫军和救国军司令部,连续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布阵迎敌。

李杜任命张治邦为自卫军左路总指挥,马宪章为副总指挥,率部进驻马桥河、梨树镇一带布防。

救国军方面由参谋长李延禄指挥,在镜泊湖附近包围了天 野旅团的一部,点燃了反围剿的烽火。双方经过几昼夜冲杀,日 寇丢下了数百具尸体,仓皇逃窜,沿途又连遭切割和伏击,最 后只剩四百余残兵,窜回了宁安城。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坂垣参谋长得知天野旅团在吉东受挫的 消息后,急电上田支队和万目支队,星夜兼程扑向吉东。

上田和万目支队都是关东军的精锐。这两只恶虎窜入吉东 后,便与自卫军、救国军展开了残酷的厮杀。

抗日部队依仗地势,或星夜出击,或拦路设伏,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但战场上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危急情况。

救国军副总司令孔宪荣率领一支不足百人的队伍,轻敌冒 进,结果被一部分日军围堵在一个山谷里,无法冲出,处境十 分危急。

正在指挥队伍与日军上田支队主力部队激战的救国军前方 司令吴义成团,相距被围地点太远,恐怕路上耽搁贻误大事,不 得不向友邻部队自卫军救援。

正率部与敌寇激战的自卫军左路军总指挥张治邦,闻讯大吃一惊。谁都知道孔宪荣原是“老三营”的副营长,早在王德 林占山为王的时候,他们就是“拜把子”弟兄,是救国军的三 巨头之一,此人如有闪失,救国军将折一副帅,那可如何得了? 他问清被围地点后,果断下令,把“刘汉兴营”从战场调出,火 速驰援。

“刘汉兴营”原属东北护路军二十一旅六五九团。“九 ·一 八”事变爆发后,在当时的连长刘汉兴率领下,毅然起义,聚 合到自卫军的大旗下,“刘汉兴营”的官兵,上下一心,奋勇杀 敌。不论是在敌寇眼里,还是在自卫军中,“刘汉兴营”都是以 懦悍勇猛著称。

营长刘汉兴,就是要描述的主人公陈龙。

陈龙这个名字,是刘汉兴在1936年到苏联学习时,中国共 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陈潭秋给他改的。

为不致使读者把“刘汉兴”和“陈龙”当成两个人,以下 就将自卫军的刘汉兴一律改称“陈龙”。

1910年12月,陈龙诞生在抚顺一户农民家里,出生不久, 母亲故去,由继母抚养。

八岁那年,父亲为了谋生,带着全家 到了宁安,在一家杂货铺给人家当掌柜。陈龙就在当地读私塾。 长大以后,父亲想叫他务农,因地没有买到手,又让他去一家 酱菜园学徒,他不愿去,便报名到护路军当兵。

他所在连的文 书是连长的舅舅,这个人不学无术,陈龙读过几年私塾,有文 化,又写得一手好字,凡动笔的事,连长都交给他代办。适逢 吉林军官训练团招兵培训,连长见他有培养前途,便送他去受 训。

结业归队后,先任司务长,后又升为排长、连长,驻守在 牡丹江火车站直到“九 ·一八”事变后,他率众起义,参加了 自卫军。

当时,陈龙只有22岁。他身材长得适中,皮肤白皙,两道剑眉下,一双漂亮的大眼熠熠闪光。加之全副戎装,腰佩双枪, 显得十分英俊和威武。

他读过私塾,有相当于初中的文化,加上勤奋好学,求知 欲强,在吉林军官训练团学习时,刻苦钻研《孙子兵法》,掌握 了一套治军的办法。他还能双手打枪,百发百中,打起仗来身 先士卒,深受全营官兵的爱戴。

0 阅读:14
大肥肥文史说

大肥肥文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