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秉持金钱至上的财富观,而这正是人生的枷锁

宣铎谈商业 2024-07-18 01:54:21

作者:如果一个人将金钱视作最重要的财富,那人生注定将是一场苦旅。半夏希望本文的文字能够成为拨云见日的那双手,让人豁然开朗。

半夏原创作品

金钱至上的财富观,在我的财富境界层级定义中,处于第二层。

处在这个层次上的人,至少比第一个层级的人要强很多,他们已经认识到钱财的重要性,会努力赚钱,也不会浪费金钱,懂得要为自己的人生积累财富。

但是,仅此而已。

仅仅这样够么?远远不够,而且问题很大。很不幸的是,我发现至少90%的人都处于这个境界,而且终生难以突破。

为什么?请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求财而不得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 - 往往越是眼睛只盯着钱的人,越赚不到钱。

在股市中,最急于赚大钱的,反而亏得最快最惨。

在职场,最对收入斤斤计较的人,工资待遇往往很低,晋升机会也很少。

在菜市场上,越是喜欢讨价还价的,经济状况往往越糟糕。

为什么最需要钱的就是这些人,但是却求财而不得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对财富的认知被锁定在这层境界。

这层境界的显著特征,就是把金钱作为衡量几乎一切价值的尺度。简单地说,就是任何东西都不如金钱重要,都要为钱让路。

这必然会催生出一种围绕金钱转圈的极为扭曲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导致目光短浅,视野狭窄,以及自私自利。

于是,在股市的,只想着挣钱,看不到风险,所以赔得很惨。

在职场的,只想着自己的待遇,不懂得兼顾同事利益,不懂得为上司解决难题,不重视为公司创造价值,于是机会全是别人的。

在菜市场的,就更典型了。每次讨价还价省个块八毛的,付出的却是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潜在的人际关系冲突,以及因为冲突导致的情绪伤害。

这说明在这个人心里,他多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加上吵架的风险,以及负面情绪的风险,这些全加起来,都不如自己能够省几块钱来的实在。

拔高一下,如果我们从整个社会的成本来看,那么成本应当翻倍。因为买菜者节省的,就是卖菜者少赚的,但是卖菜者也要被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承担吵架和情绪恶化的风险。

从社会的角度看,财富没有任何增加,但是,产生了许多完全不必要的内耗。

许多人根本看不到这些问题其实和自己息息相关,坚定地认为:什么时间、精力、人际关系、情绪,这些统统都要给钱让道,哪怕只是几块钱!

可是,在这些人当中,我们几乎找不到真正的有钱人。

结论就是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最可能遇到的人生难题就是赚不到钱。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在其思维中因为把钱看得最重要,于是正好有了一个完全相反的错误认知。

这些人的想法和逻辑是这样的:正是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买菜的时候,才需要斤斤计较,能省一毛是一毛啊。

可是,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凭借自己在时间、精力、人际关系和情绪上的改善,自己不但可以赚得更多的钱,人生体验也会好太多。

许多人可能会说:“得了吧,就买菜省出的那点儿时间能干啥?”

这么想,想得太简单了。买菜如果如此,其实每件事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差不多。每天各种事情,各种大大小小的决定,一天差别两个小时毫不夸张。然后日积月累,差别就越来越明显,距离就越拉越大了。

还有的人是失败主义者,认为自己的时间、精力、人际关系和情绪这些,即使利用起来也照样换不来钱。那么这些人就是能力和认知最低的群体了。

那我给这些人来个绝杀: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能力和认知如此之低,那又凭什么笃定地认为唯独自己的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呢?

绝杀继续:如果你同意自己是学渣中的学渣,并且同意人生这套试题中的99道题自己都无法答对,为什么唯独认为这道题,你的回答是正确的呢?这道题,有什么特殊性呢?

我知道答案。特殊性在于,关于这道题的答案,也就是没钱是因,斤斤计较是果,可以提供一个既强大又完美的借口,一个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不做改变的借口,一个可以一生掩耳盗铃欺骗自己的借口。

还有一些人的看法稍有差别,比上述的人要强一些。他们同意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是本末倒置的,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是因为没有办法,是自己的经济状况决定了自己不得不这样。

也即是说,他们认为不是自己不想提高认知,而是现实情况压迫了自己的认知,让自己无法提高。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这,仍旧只是逃避的借口。其实,对财富的这种认识,和财富多寡没有直接的关系。我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的一个同事,月收入几万块,家境也非常好,还是家里的独子。但是他会为了领一套五六十元的工具箱礼品,而办理一张新的信用卡。然后开卡消费几次,再把卡给注销掉。

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某些看官可能又看出“矛盾”来了,可能会说:“你不是说这种财富境界的人都会比较穷吗?你的那位同事不是挺有钱的吗?”

我的回答是:你看到的他“挺有钱”,不是因为他的财富境界,而是因为他的先天条件。他生在了比较有钱的家庭,他上了不错的大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而且,有没有钱都是相对的。他的思维境界,阻碍了他在自己的求财路上更进一步,很难从“挺有钱”变成“特有钱”。

先天条件,每个人无法改变,但是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改变你的后天思维,尽管因为性格秉性的缘故,改变后天思维也非常难。

难,并不是难在这一切非常高端,非常难以理解和把握。难,难在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开放的态度,捂着眼睛永远坚持自己的认识是对的。

好了,费了这么大劲,我想很多人应该能够理解并接受这其中的道理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看到如下的差别。

一个人如果每年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可以为自己节省500元钱,但是为了这500元的所有付出,无法让这个人有任何真正意义的成长。

相反,如果这个人选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一种技能,培养一种能力,就比如在自媒体平台上写作,也许一篇温馨的菜市场买菜文章,就不止那500元。

关键是写作是一种真正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不断成长,而且随身携带,谁也夺不走。

您觉得这样积累起来的差别是不是已经很大,也很残忍了?是不是让人感到绝望?

其实,真实的版本可能比这个假想的例子还要残忍。比如那个人辛辛苦苦省下来的500元,结果买了一盒毫无作用的保健品。自己辛辛苦苦在菜市场口沫四溅了一年,好不容易抠搜出500元,结果送给了一个骗子。

而且那个人浑然不觉,还陶醉在自己不但会过日子,还能吃上好药的幸福中。

是不是更扎心?但这绝不是很少见的情况。

好了,这一章讨论的是处在这一境界当中境遇比较差的人,但是这些人占据了人群的大多数。

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处在这一境界的人,即使境遇逆天,仍旧有严重的难题。

赚够又如何?

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几乎必然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实现财务自由。

他们会认为实现财务自由等价于赚到足够的钱,比如三千万,比如一个小目标。然而,无论是三千万还是一个小目标,都是绝大多数人劳碌一生也可望而不可即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断定许多人终生无法从这层境界突破,因为突破的机缘,主要就是经他人点醒和实现财务自由两种。

其实还有别的机缘,比如生一场大病然后痊愈。

如果他人的点拨没有用,那就只剩财务自由一途了。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有的人能够突破(应该说大部分人都能突破),但是也有少数人渡劫失败,最后导致悲剧收场。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国外有人中了巨额彩票瞬间实现财富自由的新闻吧?新闻中的普通人就是处在本层财富境界。然后他的梦想实现了,但是他没有渡劫成功,最后自杀了。

我见过更多的案例,尤其是有些人年纪轻轻就财务自由了,然后幸福地挥霍了一阵子,在这个过程中生活逐渐被无聊、厌倦、无意义、迷茫等占据,直至严重到产生自杀的念头。

这些人大部分都走出来了,但是也有少数的人失败了。说到这里,就要提一提张朝阳。

“我是真的什么都有,但我居然这么痛苦!”

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张朝阳,当年用一种“何不食肉糜”的表达方式,生动阐明了自己当年的困境。

注意他使用了居然二字,生动地说明之前他认为有钱就能搞定一切问题。

总结一下,就是金钱至上的财富观在财务自由的冲击下,人失去了目标和方向,代之以无比的空虚和迷惘。这种空虚和迷惘,只有在否定了这种财富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消除。

几乎所有暴富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马云还是雷军,都有过财务自由之后,在阳光海滩上尽情享受人生的类似经历。

但是最终,所有的人都一样,都要去寻找金钱以外的目标和意义。那么这层境界就突破了。

有人说,“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这话其实是需要小心的。因为暴富不是解忧的充分条件,而是为解忧提供了一个机缘。

驾驭不好这个机缘,从暴富到暴毙都有可能。

而暴富,也不是解忧的必要条件。这个世界上能够达到财富自由的人凤毛麟角。如果你自己不能靠天赋突破这层境界,也觉得自己不大可能财务自由,你也不想玩大病初愈大彻大悟的故事,那么,听他人点拨,就是突破的最可能的途径。

有的人可能还是不相信我说的,非要不信邪想自己体会一下。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亲自体会到一夜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经历这种体验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自己就经历过很多次。方法就是从虚拟的游戏世界去体验。

如果你喜欢玩各种游戏,尤其是开放世界游戏或者生存游戏,那你就可以通过游戏体验一下了。比如《我的世界》、《荒野大镖客》、《侠盗车手5》、《辐射四》等等。

找一个需要积累金币或资源的游戏,然后把游戏设置到困难的模式,模拟的就是穷人赚钱难的情况。

就拿《我的世界》来举例子吧。我背着一身斧头在地下采矿,挖了一个通宵,好不容易才挖到若干颗钻石,做几个钻石级别的工具装备,钻石又没了。

这样的穷日子过了很久,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打开控制台,输入了一条命令。几秒钟之内,我就拥有了几千枚钻石。这就是模拟一夜暴富的情况。

然后,那个瞬间,我忽然感觉到这个让我痴迷极深的游戏,变得索然无味。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地下搞得到处是钻石,这模拟的是赚钱超轻松的情况。也是很快,索然无味。

我甚至把这个机制设计成了我的“游戏防沉迷”的预案。并且至少在五个游戏中尝试过。每次我发现自己已经沉迷其中的时候,我就作一次弊。

然后,瞬间让我沉迷的游戏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屡试不爽。

总结

其实,被无数国人崇拜的西方哲学大牛,叔本华,他有一句话和本文前面所述可以完美契合。他说:

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对应地,秉持金钱至上的人,赚不到钱就感到痛苦,赚到钱之后就感到无聊。

叔本华的话,非常高明。但是却毫无智慧可言。从叔本华的上述话中,可以推论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其实正是因为秉持了这样的人生观,人生才变得没有意义。

生命是一团欲望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是,那么你终生都将扮演在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那个钟摆。

大家知道著名诗人臧克家吗?就是我们上学时背诵的《有的人》的作者。他是一个天才诗人,能和他的诗才媲美的,是他的思想境界。

据说民国时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的时候,国文考试题目是二选一:一道题目是你为什么要报考国立青岛大学?第二道题目是杂感。臧克家选择了第二题。他写的杂感全文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边的苦海……”

杂感一共不到30个字。考官是闻一多,给了98分。而数学呢?考了零分。零分就零分,录取!

臧克家这三十字的高考作文,为他换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这句话中的智慧和境界,比叔本华直接高了一个层次。

本文提到的这第二层财富观,和本章提到的叔本华哲学里的人生观是非常类似的。

这里插播几句关于叔本华的。我知道许多人非常喜欢叔本华,我也很喜欢叔本华。我最早阅读的西方哲学原典就是尼采和叔本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叔本华的思想是用来崇拜的,而是要被超越的。我在本节的论述当然是超越叔本华的,这并不是因为我有多高明,而是因为我站在比叔本华高明太多的先哲们的肩膀上。二十多年前,我的案头放着尼采、叔本华和康德的哲学著作,而现在,我心心念的是老子、孔子、孟子、王阳明……

金钱至上的观念,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一种祝福和鞭策,而更接近于一种诅咒。秉持这样的观念,那么人生就会成为没钱的痛苦和有钱的空虚之间的那个钟摆。

而世间各种各样珍贵的东西,也都将被笼罩在金钱的铜臭气之内,失去它们的魅力和光芒。

超越它的智慧,就是必须跳出这被人设定的藩篱。当你不认为人生就是一团欲望的时候,欲望得不到满足也就不再痛苦了(至少没那么痛苦),而欲望被满足后也不见得无聊了。

当你不认为人生赚钱是第一位的时候,没钱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有钱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无聊了。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尽管如此,我们所有人都不能轻易否定这个境界,因为这是对财富认识的初级阶段,无论贫富,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尽快超越这个阶段。因为长期处在这个阶段,长期的财务状况失败,会让人走上错误的道路。

有的人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肉体,有的人为了金钱可以出卖灵魂,有的人为了钱付出了自由,有的人为了钱丢了性命。有的人终生翻弄着蝇头小利,钻营取巧,甚至不惜无情无义。

要想突破,或可通过物质的途径(财务自由),或者通过自身(自悟或重大打击),或者,就是通过他人指点。

前两种都极不容易,而本文以及此系列,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第三种。有缘者可得。

如果你阅读了本文感到深受启发,大为振奋,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在本人定义的五层财富境界中,这仅仅是第二层。

每一层,我都会用一篇文章带领大家去搞清楚真正有价值的道理,在不同的思想境界中领略不同的美景。

此为第二篇,收入合集以方便大家阅览。也是本人这两天疯狂文字输出的成果了。

有缘者或可醍醐灌顶,无缘者定见废话连篇。咱们下一篇再见。



0 阅读:2
宣铎谈商业

宣铎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