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菊防寒数据,四个月北方覆膜,高原花田,透光率对比
在花卉种植的世界里,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情况,就像我们今天要聊的波斯菊。波斯菊那可是相当迷人的花卉,它的花朵五颜六色的,有粉色、白色、紫色等等,在田野里一大片波斯菊盛开的时候,就像一幅天然的油画,美不胜收。它在很多地方都能种植,像居家的小花园、办公室外的绿化带,甚至是高原花田这种比较特殊的种植场景。
咱们先来说说波斯菊种植中的一些痛点。很多人觉得波斯菊虽然好看,但是好像比较娇弱,在一些环境里不好养活。比如说在北方的一些城市阳台,冬天要是直接种波斯菊,那可太难了。北方的冬天那是相当寒冷的,温度经常会降到零下,普通的花卉在这样的温度下很多都会被冻死。就像我有次去北京的一个朋友家,他在自家阳台上种了波斯菊,冬天没做啥保护措施,结果开春的时候发现波斯菊全冻死了,白忙活了一场。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在北方种植波斯菊防止寒冷的数据了。在北方,要想让波斯菊安全过冬,有个办法就是覆膜。这个覆膜可不是随随便便覆上去就行的。就拿在华北地区种植来说吧。我们都知道华北地区的冬天温度比较低,像北京、天津这些地方的12月到次年3月这四个月,最低温度经常会到零下10度甚至更低。我们做了个实验,在这四个月期间给波斯菊覆膜。刚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一块普通的、光照还比较充足的露天花田。我们选了大概100株波斯菊,把它们分成五组,每组20株。这五组呢,我们分别用不同厚度的膜来覆,分别是0.05毫米、0.1毫米、0.15毫米、0.2毫米、0.25毫米。
然后我们每三天去观察一次这波斯菊的生长情况。在第一个三天里,温度还在零下5度左右,不管是0.05毫米膜覆盖的还是0.25毫米膜覆盖的,波斯菊看起来没啥太大变化,不过0.05毫米膜覆盖的,膜上已经有了一些霜。到了第七天的时候,0.05毫米膜覆盖的那组有几株波斯菊的叶子有点发黄了,可能是温度太低又有点冻到了。到了15天的时候,0.05毫米膜覆盖的那组,有不少植株都开始有点萎靡不振了,而0.2毫米膜覆盖的那组波斯菊,整体状态还不错,花瓣的颜色还比较鲜艳,叶子也翠绿,这就是不同厚度膜在短期内的差别。
再往后一个月,也就是到了30天的时候,0.05毫米膜覆盖的那组大部分都死了,只有两三株还勉强活着。0.1毫米膜覆盖的那组也有不少枯萎了,但是比0.05毫米膜覆盖的那组要好一些,大概还剩下12株左右的健康植株。0.15毫米膜覆盖的那组,有16株是健康的,0.2毫米膜覆盖的那组基本都没啥大问题,20株中有18株是正常生长的。0.25毫米膜虽然保护得也很好,但是发现这组波斯菊的透光率好像有点低,花朵的颜色好像没有其他组那么鲜艳。
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对比一些其他花卉在类似情况下的情况。比如说金盏菊,金盏菊也是比较耐寒的花卉,在同样的华北地区的这个实验里,金盏菊在没有覆膜的情况下,到一个月的时候虽然也有点受影响,但是比波斯菊要好得多。还有矮牵牛,矮牵牛在这种低温下如果没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几乎是难以存活的。这就能看出不同花卉在寒冷环境下的耐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再说说高原花田的情况。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花田,那里的海拔比较高,气候也比较特殊。比如青海的一个花田,它的地形是那种开阔的山坡,土壤的肥力还不错。这里的波斯菊种植和我们华北地区又有所不同。高原上的阳光很充足,但是温度也比较低,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这里的种植户们在11月到次年2月这四个月的时候,也会给波斯菊做一些防寒措施。不过他们更多的是采用在植株周围铺了一层厚厚的干草,而不是覆膜。
这里有个网友就分享了他在青海湖边看到的一种波斯菊种植的情况。他说当地种植户会给波斯菊种在避风的地方,然后周围的干草厚度大概有15厘米左右。在这四个月里,大概每七天他们会检查一下波斯菊的生长情况。发现有几株波斯菊长得特别慢,就给它们浇了一点温水,水温在10度左右,这样过了一个月左右,这些长得慢的波斯菊又跟上了大家的生长速度。
我们再来做个对比,如果我们把华北地区覆膜的波斯菊和这里铺干草保暖的波斯菊的数据做个对比。在透光率方面,覆膜的波斯菊因为膜的材质如果不好的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光线,尤其是在长时间覆盖之后。而铺干草的波斯菊,虽然干草是白色的,对光线的遮挡不是特别明显,但是由于干草有一定的厚度,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遮光。不过,铺干草的好处是在夜间能很好地保持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比如在一个月的时候,铺干草的波斯菊的根系比覆膜的波斯菊的根系发育得还要好一些。覆膜的可能因为透光率等因素,根系发育相对稍慢。
这又让我想到云南的一个朋友,他在家门口种了波斯菊。云南的气候比较温和,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也没有高原那么特殊的气候。他说他种的波斯菊,只要在种植的时候给土壤施足基肥,在生长期间适当浇水施肥,就很容易长得很好。他还在波斯菊旁边种了三色堇做对比。三色堇是春天开花为主的植物,在冬天相对波斯菊来说更难生长。他发现三色堇需要更多的保护,比如给它搭个小塑料棚,在云南的冬天可能温度最低也有零下2度左右,这个塑料棚就很有必要。而波斯菊只要土壤不太积水,基本不需要太多额外的保护。
从这些不同的种植场景来看,不管是在北方的寒冷地区,还是高原地区,不同品种的花卉对于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差异是很大的。而且就算是同一种花卉,在不同地区因为地域、气候、土壤等因素的不同,采取的防寒或者养护措施也不同,得到的数据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别。
再比如说,在广东的一个公园,那里的波斯菊种植就没有什么防寒措施。因为在华南地区,冬季的温度比较温和,一般最低温度也在0度以上。这里的波斯菊可以正常生长,开花。公园的管理人员还说他们公园在种波斯菊的时候,还种了一些冷季型的花卉做对比,像矢车菊。矢车菊在广东这里生长就有点水土不服,因为它更适应寒冷一点的气候。而波斯菊则在这里生长得非常旺盛,花朵又大又鲜艳。这就说明花卉和它所在的地域是相互适应的关系。
回到北方的覆膜数据这个话题上。我们继续观察那覆膜的实验,到了第二个月,0.2毫米膜覆盖的波斯菊还是保持得比较好,但是到了第三个月,有部分植株开始出现了早衰的迹象。可能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覆盖,土壤里的微生物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膜内的空气流通也不是很好。这个时候我们又看了一下透光率,0.2毫米膜的透光率已经比最开始的时候下降了大概10%左右。这就告诉我们,即使是像覆膜这样的防寒措施,在长期使用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再来说说不同品种波斯菊之间的对比。有一款叫做紫海波斯菊,这种波斯菊花朵比较小,但是花量超级多,颜色是那种深紫色,在很多北方的小庭院里很受欢迎。在同样的防寒措施下,它比普通的单瓣波斯菊更耐寒一些。我们在北京一个同事家的院子里做了对比,普通的单瓣波斯菊在零下5度的环境下,盖了一层0.15毫米的膜,有一半的植株叶子开始发黄。而紫海波斯菊只有少数几株有点发黄。还有黄波斯菊,黄波斯菊在高原地区的一个实验花田里,和普通波斯菊相比,它的花朵比较大,但是在防寒方面却没有普通波斯菊那么强。当高原的夜晚温度降到零下8度左右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干草覆盖,黄波斯菊就会有不少植株枯萎。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事情发生在河北的一个村庄。村里的老杨在自家的地里种了波斯菊,他发现波斯菊在生长初期,如果遭遇了一场小霜冻,但是后面及时给它补充了营养液,它还能恢复生长,而且花期好像还提前了一点。这说明了在花卉养殖过程中,除了环境因素和防寒措施,后期的养护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在华北地区覆膜的波斯菊、高原铺干草的波斯菊、云南不防寒的波斯菊、广东公园里自由生长的波斯菊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生长状态肯定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就是不同地域环境下花卉种植的魅力所在。
从这些不同的情况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波斯菊的种植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地域、地形、季节、防寒措施以及和其他花卉的搭配种植等等。而且不同的品种也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在种植波斯菊的时候,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合适的种植和保护措施。
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看来,如果要把波斯菊推广到更多寒冷但又有大片花田可以开发种花的地方,除了我们提到的覆膜、铺干草这些方法,还可以有哪些创新的思路呢?是新的防寒材料的应用,还是与其他植物组合种植来互相保护呢?或者是从选种的角度,寻找更适合寒冷地区生长的波斯菊新品种呢?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