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董同学DZ
关注并设为星标,与我共同成长↑

——每天懂一点医疗+人工智能——
2025年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医疗人工智能临床应用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对首批6大主题共计78项国家医疗+人工智能课题予以立项。国家研究课题代表了国内顶级医疗机构和研究者的前沿思维和创新应用,研究分析课题方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行业趋势、挖掘市场机会。本次小编将对课题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文章略长,建议收藏、转发,随时查看。文末附「2024医疗人工智能临床应用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名单(可编辑版)」整理不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在看】。
01 智能诊疗辅助


课题观察智能诊疗辅助是最热的研究主题,78项中45项课题研究此方向,占比57.6%,其中疾病筛查&风险预测、手术辅助、病历文书书写等为主要应用场景。在疾病筛查&风险预测方面:,依托AI在计算机视觉、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优势,高效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筛查和风险预测,提升阅片效率和诊断准确性,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妇产科、内科、精神卫生科等科室的疾病为热门病种。在手术辅助方面:智能诊疗辅助不仅限于软件层面,还包括硬件设备的创新。例如,医疗机器人、智能影像识别系统、手术机器人等设备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在病历文书书写方面: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结构化的病历文书,减少医生书写病历的时间,提高病历质量,从而让医生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患者的治疗。文书类型涉及门诊住院病历、出院小结等,助力提升医生书写效率的同时,利用AI进行质控管理也是研究方向之一。
02 智能患者服务

课题观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大模型的飞速发展,患者服务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医疗服务向个性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迈进,更在诊前预问诊和诊后健康管理等关键环节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AI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主题下的10个研究课题中,有60%的课题聚焦于特定专科领域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通用场景应用,这种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精准,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专科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这种专科化的研究趋势,不仅有助于推动医疗AI技术在更多细分领域的落地应用,也为未来医疗服务的精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智能运营管理

课题观察提升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利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智能决策、实时监控等技术,智能运营管理的研究得到深化。本批课题涵盖了医疗质量管理、运营管理、资源管理、成本核算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研究,医院可以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04 智能公共卫生领域

课题观察建设可以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是近几年国家医疗卫生领域内的重点工作之一。 人工智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疾病预测、应急响应、院感预警等多个方面。利用AI大数据分析洞察能力,可以助力实现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综合救治能力提升。针对疾病的研究课题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健康、精神卫生、传染病、院感预测等方向。
05 国际医疗人工智能政策与应用进展研究

课题观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人工智能医学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政策主要集中在推动技术创新、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美国:2025年1月1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AI设备监管框架,为AI医疗设备的规范化发展建立了重要的基准,确保AI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这个框架下,制造商在设备上市前必须提交详尽的文件与信息,支持FDA对设备的全面评估。2025年1月,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发布了一项《卫生、人类服务和公共卫生领域人工智能战略计划》,通过AI推动医疗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医疗机构管理、患者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的变革。该战略规划强调了负责任 AI 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高算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确保算法公平性等。欧盟:2022年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这是全球范围内最全面的AI监管框架之一。该法案将AI系统分为三个风险等级: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并对高风险AI系统实施严格监管,包括医疗设备、实验室筛查、决策支持和风险评估等。此外,欧盟还提出了“人工智能风险分级管理”理念,将医学应用列为高风险领域,要求强制执行质量认证和流程。日本:2016年日本政府宣布将重新修订诊疗报酬体系,将AI诊断和治疗纳入支付对象,并计划在2018年度实施看护报酬修订方案。2018年厚生劳动省规定,AI医疗设备作为辅助工具,最终诊断和治疗决策责任由医生承担。
06 医疗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

课题观察“人工智能+医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涉及技术、伦理、法律等多个层面。技术风险安全上,如何应对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网络攻击、机器幻觉等;伦理上,如何平衡技术与严肃医疗的边界;法律上,如何保护患者隐私、如何进行AI的侵权界定、如何界定AI应用中所产生医疗事故的权责。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度研究。
资料参考:公开宣传、政府公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