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伍金丹增:医者明仁心热血撒高原

方志四川 2024-09-01 15:28:33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伍金丹增

医者明仁心 热血撒高原

伍金丹增

藏族,四川省德格县人,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大代表,现任德格县藏医院副院长,是甘孜州首个藏医学硕士研究生。为弘扬南派藏医药文化知识,他多次放弃外地高薪聘请回到家乡。多年来,他坚守医者信念和传承藏医药的使命,在德格县救死扶伤、忘我工作,传播仁心仁术。

在藏医药领域寻找人生价值

1979年,伍金丹增出生在德格县的一个医学世家。从小他就跟在爷爷身边,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的德格县交通非常不便,牧民们常常骑几个小时的马,来找爷爷看病。爷爷也会带着他上山采药,教他识药。在浓厚的藏医药氛围中,伍金丹增慢慢地长大了。

16岁以前,伍金丹增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藏医药知识,他所懂的相关知识,都来自爷爷的教导。16岁那年,他成功考上了甘肃省白银市的一所藏医药中专学校,并在那里学习了6年藏医药知识。这段经历不仅使他夯实了藏医药的理论知识基础,还使他学会了汉语和数学。后来学校要选派学生到西藏去交换深造,只有4个名额,伍金丹增有幸成为其中之一,获得了在西藏藏医药大学学习一年的机会。

从白银市藏医药中专学校毕业后,伍金丹增并未停下求学的脚步。他接着参加了成人高考,并成功进入西藏藏医药大学读大专,又学习了4年藏医药知识。毕业后,学识丰富的伍金丹增立即得到了一个当地医院的工作机会。

除了一些制药厂和省州医院外,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康巴卫视也向伍金丹增抛出了橄榄枝。他优异的嗓音条件吸引了电视台的注意,但他最终拒绝了这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伍金丹增认为,学习了那么多年的藏医药,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毅然选择留在藏医药领域寻找人生价值。

为藏医药传承添砖加瓦

藏医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在不断积累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藏医药理论基础与医药体系。公元14世纪以后,藏医药在学术上划分为南、北两个派系,两派的学术内涵各有千秋,但又互有交叉。其中,北派藏医药以拉萨地区为代表,南派藏医药则是以康巴地区为中心,而德格县,就是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发祥地。

德格,在藏语中意为“善地”。这里依山傍水,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有的文化瑰宝,也诞生了四川省第一个藏医院——德格藏医院。2005年,德格县招聘第一批事业编乡村医生,怀着对家乡的热忱,伍金丹增回去参加了这次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德格县医疗联合诊所工作,这个诊所就是德格县藏医院的前身。

当时整个诊所只有十几个人,大家要共用一台电脑,条件十分艰苦。但伍金丹增时刻牢记自己是德格人,要为德格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如今,伍金丹增已成为德格县藏医院副院长,而德格县藏医院历经六十载风雨,也从曾经十几人的小诊所,嬗变为如今集医疗、教学、科研和藏医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藏医医院。活到老学到老,伍金丹增从未停止过学习。2011年,他顺利升入本科,在完成4年学业后又成功考上硕士研究生,成为甘孜州首个藏医学硕士研究生。

伍金丹增也曾在甘孜卫校任教过一段时间,负责教导藏医药学。在教了一个学期后,他得知南派藏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学校师资力量缺乏,于是果断放弃外地高薪聘请,回到家乡担任授课老师,为家乡藏医药的传承发展添砖加瓦。

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上古老的分支之一,常以神奇的疗效和神秘色彩让世界惊叹。历史上,青藏高原时发疫病,藏医药著作《四部医典》中记载的有关疫病诊疗内容,检验分析后发现,其中一些疗法确实有效。这意味着,藏医药在对抗时疫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世人关注的蕴含着古老智慧的医学瑰宝。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伍金丹增作为一名医者,也曾想奔赴一线战斗,利用南派藏医药的神奇疗效,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作用,但由于德格县藏医院不符合援助医院相关等级要求,最终未能成行。

当疫情在甘孜州爆发时,德格县藏医院成为这场疫情防控战的主力军。在疫情防控期间,伍金丹增带领德格县藏医院的医护人员积极抗疫。还未走进康巴文化广场,人们就能听见伍金丹增跟医生们讲解疫情防护的注意事项。他还给每一位工作人员带去了“罗布顿汤”,即德格县藏医院根据治未病理论指导,精心熬制而成的一种特色药,起预防作用。

天下医者本是一家,藏医、中医和西医各取所长对抗疫情,往往能达到“1+1+1>3”的功效。藏医的提前防疫,加上中医与西医的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令藏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藏医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伍金丹增看来,藏医药的南北两个派系没有太大区别,南派更擅长于实践比如认药,而北派更偏向于理论。高原地区独有的藏地药材,是南派藏医药治疗最主要的药材来源。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天然无污染的藏药经过特殊加工炮制,能发挥出极大程度的功效。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和滥挖滥采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对野生医药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极大损害。再加上有些藏医药工厂粗制滥造,导致市面上流通着大量低效藏药,失了人心,南派藏医药的传承与弘扬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伍金丹增表示,99%的藏药都源自纯天然药材,随着药材的不断减少,只能加大人工种植。但有些濒危药材生长环境苛刻,种植难度较大,人工种植是否会降低药效,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南派藏医药的发展。只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加大保护措施,才能使南派藏医药不断发展。

此外,传承人的缺乏也是阻碍藏医药发展的关键因素。师资力量匮乏、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藏医药,这让伍金丹增感到困窘。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气馁,而是一直在尽力争取。几年前,德格县仅有一个藏医教学班,师资力量非常匮乏,引进人才也异常艰难。在伍金丹增等人的努力下,如今德格成为唯一一个同时拥有3所中藏医药培训职业学校的县城。

通过3所学校定向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德格县当地藏医药人才紧缺的问题,甚至还向周边州县输出了大批优秀的藏医药人才。从曾经的后继无人到如今的蓬勃发展,要归功于全县知名藏医师们的倾囊相授,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2017年至今,伍金丹增一直在德格县南派藏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学校任教,培养了大量的南派藏医药优秀传承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德格县南派藏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学校联合甘孜卫校藏医药人才实训基地,采用了联合办学“2+2”“4+1”“3+2”等模式,让学生们接受更加系统的南派藏医药教学。

同时,南派藏医药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都相继开设了藏医药学专业,吸引了不同民族的学生报考。闲暇时,伍金丹增也会去成都中医药大学授课,极尽所学给年轻人传授藏医药知识。在他看来,藏医药学的体系是完整的,多年的教学革新,使得南派藏医药教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如今,德格县藏医院的医生们都用上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辅助医疗手段也不断改进。这让很多老藏医不理解,他们认为这不是正宗的南派藏医药。伍金丹增向他们解释,现代科技治疗技术有它的好处,传统的藏医药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放血疗法中,使用更加干净、专业的现代医疗工具,能极大降低疾病风险性。包括以前南派制药是人工制药,如今借助高效的现代化机器,能生产出更多的藏药,让更多的病人接触到藏药,感受藏药独有的功效。只有在传统模式上不断创新,才能使南派藏医药不断发扬光大。

2006年,南派藏医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初,伍金丹增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后来才明白这将会使南派藏医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走入更广阔的天地,这跟他的初衷一致,令他很高兴。

苏嘎·年尼多吉曾在《四部医典》中提到,南派藏医药为“天下众生”。伍金丹增则认为,不为众生,只为天下人,无论民族,无论国籍,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南派藏医药的魅力。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伍金丹增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0 阅读:5

方志四川

简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