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开始之前,先提一个问题:以色列的首都是哪个城市?答案肯定会发生分歧,因为一直以来都有两个答案,一个是特拉维夫,另一个是耶路撒冷。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初期曾经设立特拉维夫为其首都。
特拉维夫城市风光
经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后,以色列于1950年单方面将存在领土争议的耶路撒冷定为首都;1980年,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此后,以色列历届政府及领导人不止一次地重申这一“不可更改”的立场。
特拉维夫海滨的傍晚
但是,国际社会,尤其是阿拉伯世界始终没能承认耶路撒冷的首都地位,绝大多数国家的驻以使馆依然设立在特拉维夫。所以,接近正确的答案是: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海边嬉戏的人们
特拉维夫的全称为特拉维夫-雅法,这其实是两座城市。有趣的是,名字前部分的特拉维夫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而后面的雅法却是一座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地中海古老港口城市。
特拉维夫海滨的清晨,对面是雅法古城
直到上个世纪初,还没有特拉维夫这个地方。1909年,一批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不堪雅法城内的昂贵生活成本,迁出城池,在邻近的地方建立了一处定居点,并于次年正式确立了含义为“春天的小丘”的名字:特拉维夫。随后特拉维夫发展迅速,其城市规模很快超过了雅法,1950年,特拉维夫与雅法两市合并成立特拉维夫-雅法市。现在,特拉维夫-雅法已经成为以色列仅次于耶路撒冷最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特拉维夫-雅法海边的垂钓者
在特拉维夫-雅法停留了一天一晚。为此我特意起了一个大早,沿着海边散步,触摸轻柔的海风,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难得的平静和休闲。
海滨大道上一个很有趣的雕塑
以上这座雕塑似乎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这也可能是对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吧?
晨读(看起来犹太人不仅先天聪明,后天也很努力)
看到一位妈妈推着宝宝跑步。不知可不可以向妈妈们推广一下,哄孩子和锻炼两不误,不过是不是有一些安全问题?
推着宝宝跑步
海边人不多,却时常有小动物出没
潮水带来的海物,成为狗狗们追逐的美餐
狩猎中的猫咪
看见过鸽子飞,看见过鸽子走,谁看见过鸽子跳?
太阳出来后,逐步有人来到海边沐浴和晒太阳。
享受海浴和阳光浴的人们(以上二幅)
进入城市游览,我的镜头并不喜欢对着那些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那些令人透不过气来的石头森林,我更喜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感的建筑。
极具中东特色的现代廊柱式建筑
漫步在特拉维夫罗斯查尔德大道或伊本·格维罗尔大街,会被大量白色建筑包围,据说类似的这种白房子在特拉维夫有2500座,属于包豪斯风格建筑。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拉维夫包豪斯建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典型的包豪斯风格建筑
香车、美女、白房子,构成了特拉维夫城市的三要素
这位骑马人是特拉维夫市的已故首任市长梅尔·迪森高夫先生
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以色列前总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伊扎克·拉宾(1922-1995年)。他生于耶路撒冷,成长于特拉维夫,最后在特拉维夫于第二任总理任期内遇刺身亡。
位于特拉维夫拉宾广场上的伊扎克 · 拉宾半身铜像
拉宾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的父亲鲁比佐夫为参加保卫圣城耶路撒冷的战斗,不惜从美国千里迢迢赶来参战,却因扁平足被拒绝。他趁人不备将姓氏改为“拉宾”,换了一个地方重新体检,竟然神奇地通过了。而这个放他一马的人就是以色列的开国总理戴维·本-古里安。拉宾的母亲与另一位犹太复国主义重要领袖梅厄夫人同为一个办公室的财务和出纳。
拉宾本人也是少年得志、战功卓著、政绩耀眼、地位显赫。他26岁便担任哈雷尔旅的上校旅长,34岁晋升为少将,42岁任以军总参谋长。他的得意之作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开战仅4个小时,便指挥击落了埃及的304架飞机,在约旦拒绝避免交战的呼吁后,以军又在两个小时内摧毁了约旦、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空军主力, 从而掌握了整个战区的制空权。随后,拉宾指挥以军装甲部队纵横西奈半岛,控制蒂朗海峡,并将阿拉伯人赶出耶路撒冷老城,继后又攻占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仅用6天解决战斗,取得了以军在历次中东战争中最辉煌的胜利,使以色列的实际领土面积陡增了70%。他46岁退役后,步入政坛。历任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劳工部长,交通部长、国防部长等要职。拉宾曾两度出任以色列总理,时间分别为1974年和1992年,可惜均未完成任期。
拉宾遇刺示意图(1号是拉宾总理,10号是凶手,时间定格在21:40)
拉宾于第二任总理期内,认识到与巴勒斯坦的长期对抗、以恶报恶不会有好结果。只有政治谈判、妥协和和解,才能最终达到中东的长治久安。他因此倡导实施了一系列善意的举动,积极与巴勒斯坦方面举行高级别的会谈。可以说,他是推动中东地区真正和解走得最远、最有希望达成地区永久和平的以色列领导人。他也因此与当时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同获诺贝尔和平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时任以色列外交部长的佩雷斯)。为此,他被以色列极右势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95年11月4日晚,两枚罪恶的子弹击中拉宾,中东和平曙光就此熄灭。
遇刺的地点现在被建成了一块纪念地
该说一说雅法了。有一个很著名的关于“诺亚方舟”的圣经故事,说的是诺亚制造了一只大船解救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生灵。据说诺亚的儿子雅弗就是这座城市的建立者,“雅弗”这个名字后来念久了演变成今天这个称呼“雅法”。雅法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法老吐特摩西斯三世统治时期,在后来的《圣经·旧约》和《圣经·新约》中均多次被提及。建国之初,雅法并不在联合国划定的以色列版图之内,1948年以色列出兵占领雅法,并于1950年强行将其与特拉维夫合并。
东正教风格的钟楼
奥斯曼时期的清真寺宣礼塔
自17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尤其是来自欧洲的信徒们都是从雅法港登陆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很多信徒由于长时间跨海漂流,在终于到达心中神圣的彼岸时,已是病困交加、奄奄一息。雅法的各类教堂、清真寺为不同信仰的信徒们提供了食宿、医疗等必要的帮助,使得他们在这里恢复体力,得以继续朝着耶路撒冷的方向跋涉。雅法距耶路撒冷大约80-90公里的路程,那时没有公路,交通以步行和毛驴为主,可以想象朝圣的脚步是多么的艰辛啊······
信念门
信念门雕塑描绘的是《圣经·旧约》中的故事,包括雅各布天梯、替罪羊以及杰里科沦陷等。
小憩
雅法古城依山靠海,保护得非常完好。里面聚集了一批阿拉伯和犹太艺术家,有许多艺术工作室及工艺品店、咖啡店、酒吧等。2003年,雅法古城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雅法古城崎岖蜿蜒的街道
还有谁知道,这样一个祥和、宁静、充满文化氛围和现代气息的城市,竟然时刻与恐怖、暴力和死亡相联系。下面是一组最近30年来在特拉维夫发生的不幸事件:
1994年10月19日,一枚自杀炸弹在5路公共汽车上爆炸,凶手本人及另外25名市民丧生;
1996年3月4日普珥节休假期间,一枚自制炸弹在一台自动取款机附近爆炸,18名市民当场丧生;
2001年6月1日,一枚自杀炸弹在一间迪斯科舞厅爆炸,32人丧生,100多人受伤;
2002年1月25日,20人在旧中央巴士总站附近的自杀式袭击中丧生;
2003年1月5日,在同时发生的两场自杀式袭击中,共有23人丧生;
2006年4月17日,在旧中央巴士站附近再次发生自杀式袭击,造成10人丧生,12人受伤;
······
可以说,中东一天不和平,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一天不和解,特拉维夫就一天不会有真正的安宁。
以色列“朝圣”之旅一共11集,敬请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