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个人,让你百分百满意。
你也没有任何办法,让他人对你百分百满意。
儿女作为我们的心头肉,我们还会积极去包容,甚至忍受。
可是儿媳女婿,就不一样了,他们本质上是外人,但又在一个大家庭里,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
作为老人,一旦讨厌自己的儿媳、女婿,就看鼻子不是鼻子,看眼睛不是眼睛,还吹胡子瞪眼。
稍有不慎,老人就会翻脸,摆出长辈的架势,各种道德绑架。
但是老人考虑清楚了吗?把儿媳女婿得罪了,儿子的婚姻如何应对,孙辈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处理。
聪明的老人,不会强求儿媳女婿怎么样,而是就改变自己,学会冷处理,关系就变好了。
01
冲突时:冷静下来,让一步。
诗人泰戈尔说过:“生活本身就是五花八门的矛盾集合——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有想象的也有现实的。”
一个家庭,没有任何矛盾,这是无法做到的。就是看起来很和谐的家庭,也有一些沟通不顺,金钱不够等问题。
夫妻在一起,都会拌嘴,更何况是老人和儿媳女婿?
因此,我们需要做到的,不是避免矛盾发生,而是矛盾发生之后,及时化解。
在武侠小说中,有一招很厉害:化骨绵掌。轻柔的动作,却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作为长辈,学会了以柔克刚,就体现了“吃亏是福”的智慧。
任何冲突,一个巴掌拍不响。只要有一方能够停止攻击,那么另一方就也会停下来。
很多人在等对方停止,而不是自己主动停止,这就形成了“顽固”的性格。
聪明的人,一定是这样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一旦冷静下来,那么退让的事情,就很容易做到。毕竟,引发冲突的,绝大多数是生活中的小事。比方说,忘记了买一样东西;说了一句难听话;随礼的数量不多;饭菜烧糊了等。
冷静下来,人就可以权衡利弊。不因为价值很低的事情,矛盾升级,造成巨大的损伤。
人啊,就怕冲动,把小事变成大事,带来恶果。给自己一瓢冷水,清醒了,冲动的情绪就消散了。
02
人生上:冷庙烧香,扶一把。
很多老人认为,儿女婚配,就应该找门当户对的人,就应该遇到一个潜力股,人品好的人。
可是婚姻不是“绝对的配对”,常常是阴差阳错,存在穷小子娶富家女;穷女子嫁给王子的情况。
如果你的儿媳、女婿在形式上,配不上自己的儿女,那么心眼就无法平衡了。因此各种讨厌的情绪,就开始了。
作为一个老人,怎么能够没有远见呢?今天的穷小子,也许是明天的富豪;灰姑娘,也有贤妻良母的潜质。
学会冷庙烧香,那么儿媳女婿在低谷的时候,得到了老人的帮助,来日必当好好回报。
在《喻世明言》中,写了一个叫莫稽的穷男人。他入赘到金团头家,和金玉奴成婚。
岳父金团头掏出钱,送莫稽去读书,参加科考。
多年后,莫稽考上进士,担任地方官员。
莫稽做官后,就瞧不起岳父金团头。岳父和一群乞丐,在江湖上混,因此身份很是卑微。
就在莫稽抛家弃妻的时候,其上司许公发现苗头,并且耐心教育。莫稽终于醒悟,满面羞惭,闭口无言。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和睦,富足的生活。
有一首诗:“劝世上妇人,事夫尽道,同甘同苦,从一而终;休得慕富嫌贫,两意三心,自贻后悔。”
老人在关键时候,扶儿媳女婿一把。假以时日,儿媳女婿的事业发展了,恩情也留下来了。
人在最难的时候,得到的帮助,是最珍贵的;最低谷的时候,还有人不离不弃,这是最深的缘分。
真的,莫欺少年穷。用长期思维去看人,总能够看到希望。
03
距离上:冷漠得当,远一尺。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
因为儿女的婚姻,老人和女婿儿媳有了交流,有无法完全舍去的关系。但是彼此长期看不惯,就心生厌恶。这时候,保持距离的做法,就很有必要了。
距离会让关系生疏,也会让不好的东西,慢慢淡化。
很多人认为,两代人就是保持一碗汤的距离。从这家送一碗热汤到那家,走一走,汤还是温的,就到了。
在农村,一旦儿女结婚,第一时间就是分家。
一家变成两家,各自做饭,各自理财。就是有困难,也是向对方借钱,而不是直接拿钱。关系疏远了,但是规则也建立了。
老人要把儿媳女婿视如己出,但也要如同对待儿女一样,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
带娃的时候,帮忙是帮忙,不是代劳;吃喝的时候,各自有灶头,谁都不要迁就谁的口味。
冷漠之下,君子之交淡如水。
04
家是什么呢?
“家”,上面是‘宀’,代表房子,安全;下面是‘豕’,代表猪,收获。
一家人在安全的房子里,如猪一样憨厚地生活,就和睦了。
做人很多时候,如猪八戒一样,憨憨的,被骂几句“呆子”,也不恼怒,仍旧厚脸皮地跟着大家一起生活。
做人,憨厚是一种弹性,进一步是热情,退一步是真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